第460章 复仇(续)(3/7)
,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如果一旦有个好歹,不怕被天下耻笑?”孙权向张昭道歉道:“年少虑事不远,此事有愧于您。”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已,于是做射虎车,车中不设盖,有一人驾驶,自己在里面射兽。当时有脱群的野兽扑向他的车,但孙权每次都亲手搏斗以此为乐。张昭尽管苦谏,孙权却常笑而不答。?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阮在《为曹公与孙权书》中写道:“若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当时周瑜已去世,而刘备已入蜀,曹操临濡须。此时作为曹操的喉舌阮就写了这个笑里藏刀拉拢孙权的信,可是这信里要孙权除掉的两个人,一为刘备,另一个就是张昭。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帝曹丕遣使者邢贞封孙权为吴王。刑贞入门,不下车。张昭对邢贞道:“礼节没有不恭敬的,故此法律也没有不施行这一点。而你胆敢妄自尊大,难道是认为江东势弱,连一把用来执法行刑的刀也没有吗?”邢贞慌忙下车。之后,张昭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不久,张昭又与孙邵、滕胤、郑礼等人,根据周朝、汉朝的制度,撰定了临朝的典礼。
后来,孙权再次遣使称臣于魏时,提到要派孙邵、张昭随其子孙登一同入侍为质,曹丕因此相信了孙权。[21]?由此可见,张昭即使在赤壁之战后,不管从声望地位等多方面还是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孙权在武昌时在钓台饮酒大醉,让人用水洒向群臣:“今日酣饮,只有醉后落入水中,才能停止。”张昭正色不言,外出坐于车中。孙权遣人呼张昭还,对他:“大家一起高兴,您又何必发怒?”张昭回答:“以前纣王作糟丘酒池一夜宴饮,当时也以为只是高兴而已,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孙权默然而感到惭愧,于是罢酒。
然而,当孙权设立丞相时,很多人提名张昭来担任,可孙权推托:“现在事多,丞相责任很重,这不是优崇他的举措。”于是任命孙邵任丞相。孙邵去世后,大家又提出让张昭担任丞相,孙权这才出一部分的真实原因:“孤怎么是对子布吝啬呢,只是考虑到丞相的事务繁杂,而他性情刚烈,他的话要是没有被听从采纳,就会产生怨忿诘难,这对他并无益处。”于是任命顾雍为丞相。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大会百官,归功于周瑜。张昭举杯想要褒赞功德,未但还没,孙权就:“如果听从张公您的话,现在已经要乞讨食物了。”张昭非常惭愧,伏在地上流汗。
不久,张昭称老退位,上交了自己统领的部属,被改拜为辅吴将军,地位仅次于三公(丞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他退居无事后为《左传》和《论语》写注解。
张昭每次朝见,都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经因为直言逆旨,而不进见。后来蜀汉的使者抵达,称赞本国的德业,群臣中竟没有一人能让他屈服,孙权叹息道:“如果张公在坐的话,他不屈服也会意挠,怎么还能自夸呢!”隔日,派使者劳问,想要请见张昭。]张昭到达后,避席道歉,孙权跪着阻止。张昭坐定后,仰头道:“当初太后(指孙坚吴夫人)、桓王(指孙策)不把老臣交给陛下,而把陛下交给老臣,所以臣思尽臣节想要报答厚恩,但臣见识思虑浅短,违逆陛下圣明的意旨,自己认为死后必将尸骸永远丢弃在沟壑中,不料又蒙召见,得以报效陛下于朝廷。然而臣这颗愚暗的心用来服事国家,志在忠贞不移,死而后已。假如要臣改变思想,以求得世间的尊荣和陛下的欢心,这一点为臣是绝对做不到的!”孙权为此向他道歉。
嘉禾元年(公元22年)十月,公孙渊在辽东反魏,向孙吴称臣以为外应。张昭劝谏道:“公孙渊背叛魏国而惧怕其征讨,所以才远来求援,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意图,想要自我表白于魏,那两位使者就回不来,这难道不会让天下取笑吗?”孙权与其反覆争辩,张昭劝谏之意越来越恳切。孙权不能忍受,抓着刀愤怒地:“吴国的士人入宫就拜朕,出宫则拜您,朕对您的敬重,已经到了极点了,但您数次在众人中折辱朕,朕害怕自己失手伤害您。”张昭注视孙权良久才道:“臣虽然知道自己的话不会被听从,但每次想要竭尽愚忠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太后临终的时候,呼唤老臣在床下,遗诏顾命的话如今还在耳旁啊!”完后涕泣横流。孙权也掷刀于地,与张昭对泣。
但孙权还是遣使前往辽东,张昭愤恨自己的话不被采纳,于是退居不朝,孙权在盛怒之下,命令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来表示他永远不必出门了。张昭也用土从门内将门堵住,以表示他也永远不打算出门了。结果公孙渊出卖东吴,杀了孙权派到辽东去的使者张弥和许晏。这时孙权后悔,数次派人请张昭上朝无果,又不愿道歉示弱。他下令用火烧张昭的家门,以此逼张昭出门。但这方法也没吓倒张昭,因此孙权只好又下令将火又扑熄。最后孙权在张昭家门前久站不去,张昭才在儿子的搀扶下,出门与孙权和解。
张昭外表持重,有使人震惊的气势。孙权常常:“我和张公谈话,不敢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算哪颗小棋子
重生之都市仙尊
以我长情,换你偿情
红色仕途
庆春归
定盘星
美色后宫
血海大魔王叶轩
溺爱豪门千金
您要的女主忙[综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