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42章 牛马冲阵(4/4)

国力来消耗对手有限的军队的战略。我们所感兴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费边不断的紧紧跟随汉尼拔,终于等到了一次有利的战机,汉尼拔通过一条隘道进入了坎帕尼亚谷地进行劫掠,而他似乎并不知道这是那个谷地唯一的出口,当汉尼拔要离开坎帕尼亚谷地时,费边早已在隘道布置了重兵,并把自己的另一部分军队布置在附近的山顶。为了安全离开谷地,夜幕降临后,汉尼拔命令一部分轻装部队赶着2000头角上绑着干柴的牛先行,等到了约定时间,轻装士兵点干柴捆并开始把这些牲口赶上隘口附近的陡坡。这些陡坡直上另一个山峰,与费边的山顶营地遥遥相望。这个时候,但见无数移动的火光在往山峰上直奔,那些守卫隘道的士兵以为汉尼拔绕过隘道逃跑,于是放弃了隘道而去阻截火光群,结果被汉尼拔的轻装部队击败;而对面费边尽管知道汉尼拔在耍诡计,但是并不明白汉尼拔要做什么,老成持重的他于是命令坚守不动,于是汉尼拔的大军得以经过隘道安全退出。汉尼拔使用火牛并非作为攻击力量,而是作为疑兵,实在高明。

火牛阵这种民间舞蹈形式脱胎于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公元前284年,燕国以乐毅为上将,统帅燕、秦、韩、赵、魏等国的军队大举进攻齐国。齐国的守将田单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当时联军将齐国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眼看着就要国破城亡。在这一危急时刻,田单心生一计,

他命令手下将全城的牛都集中起来,数了一数,共有1000多头。然后,又命将士在牛角上捆上两把锋利的尖刀,在牛身上披戴上五颜六色的布匹,在牛尾上系满浸透油脂的麻线和芦苇。万事俱备,又连夜在城墙隐蔽处挖了几十个能通往城外的地洞,还挑选了5000名精明强壮的士兵,也披挂成天兵神将的模样。这一夜月黑风高,田单的火牛阵突然从城墙的地洞中冲出,火光熊熊杀向敌人的营帐。联军正在城外扎营熟睡,忽然听见一片惊天动地的锣鼓声,喊杀声。冲出营帐一看,只见无数发怒的公牛头顶尖刀,尾烈火,像狂怒的海啸一般扑了过来。在火牛阵的后面,浓烟滚滚的背景中又有许多披红挂绿的神兵神将在呐喊助威。见这阵势,联军士兵早被吓破了胆子,屁滚尿流丢下武器和营帐落荒而逃。于是,齐国的军队取得大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单大摆火牛阵”。

古家村火牛阵舞蹈队始建于民国时期,当时主要在庙会、年节等民俗活动中演出,并与龙灯、狮子灯、幺妹灯、秧歌等配合表演,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最初,火牛阵还没有形成壮观的场面和规模,仅由一条牛或三条牛组成的“牛灯”进行表演,内容是模仿牛的生活习惯和动作,比如身披牛衣的艺人常常表演牛嬉戏、母牛吃草、公牛发怒的情景。

经过艺人的加工,后来的牛灯逐渐演变为气势壮观的火牛阵,牛的数量和表演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古家村表演的火牛阵,一般由10头“牛”和20名士兵组成。为了让表演的效果更为逼真,艺人们充分借鉴了川剧舞台上的“火牌”作为道具,象征熊熊烧的火焰。每一名士兵一手持火牌,一手持利剑,围绕着“牛”表演铿锵激烈的舞蹈。

火牛阵的舞蹈场面尤为壮观宏伟,时而表现牛群奔腾、蹄声得得的场面,

时而表现千军万马、地动山摇的冲锋场面,呐喊声、牛哞声、刀剑声响成一片。为了增加火牛阵的观赏性,每当舞蹈表演至**,管道具和剧务的人都要下令放黄烟。只见在一阵滚滚的浓烟中,军旗翻卷,人翻牛仰,杀声震天,仿佛真的把人们带回了碧血黄沙的古战场。火牛阵在表演的时候,除了扮演牛和士兵的艺人以外,还有一名艺人手执彩幡位于队伍的前列。此人的角色类似于乐队的指挥,舞蹈会随着他手中彩幡的挥舞、招展而有节律地变化。同时,还有一支乐队在现场伴奏,演奏的曲目通常是川剧锣鼓的打击乐,铿锵激越又富于美感和节奏。整个演出气势宏大、场面热烈,既表现了对古战场的艺术想象力,又体现了川西人民昂扬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虚灵神位 物流大玩家 校花的超级保镖 不灭武魂 逆天宰道 漫威世界的御主 妖途仙道 法师?法术工程师! 皇域 野人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