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254章 重赏之下(6/6)_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_新笔趣阁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54章 重赏之下(6/6)

陶人,三国时著名学家,曹魏大臣。

19年,曹操为发展力量,在鄄城招贤纳士,吴质应召而至。因其才学通博,受到曹氏父子的赏识,成为曹丕的挚友,曹植的友。公元21年,曹丕被立为太子,吴质出任朝歌(今河南淇县)长,又迁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令。曹丕为巩固太子地位,常于吴质商量对策。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曹植前往送行。曹植出口成章,盛赞曹操之功德,而曹丕则相形见绌,怅然若失。吴质对曹丕耳语:“与魏王辞别时,你什么都不要,只管哭泣就行了。”曹丕听了吴质的话,哭的非常伤心。曹操及其左右很受感动。于是都认为曹植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孝顺。加上曹丕平时善于掩饰自己,言行检点,而曹植则恃才傲物,恃宠娇纵,引起许多人的反感,最终曹操打消了改立曹植为太子的念头。

公元220年,曹丕做了皇帝,马上派人把吴质接到洛阳,任命他为中郎将,又封他侯爵,让他持节度幽、并诸州军事。226年帝崩,明帝曹继位。20年,吴质被征调入朝,担任侍中,成为辅弼大臣。他向明帝陈述安危大计,指出:司空大臣陈群乃平庸之辈,非国相之才;称赞骠骑将军司马懿,忠贞机智,是国家栋梁。明帝采纳了他的意见,这对曹魏后期政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吴质一向喜欢结交权贵,从不跟乡里百姓往来,在家乡名声不佳。做官后,又倚仗曹氏父子权势,作威作福,引起人们的反感。公元20年夏,吴质病故,被谥为“丑侯”。吴质的儿子吴应一再上书申辩,为父叫冤,直到吴质死后二十四年才改谥为“威侯”。

吴质同当时著名人“建安七子”交往密切,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其诗风格表现了“建安学”的风骨。其存世作品很少,仅有答曹丕书两篇,答曹植书一篇,收录在《昭明选》里。还有《思慕诗》一首,存《三国志》本传注中。

朱铄(?226?)三国曹魏将领。沛国人,建安后期入为曹丕僚属,与陈群、司马懿、吴质并称魏太子四友。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为人削瘦,性急。曹丕称帝后,朱铄于黄初二年接替夏侯担任军中要职的中领军将军,执掌曹魏禁军。黄初五年,镇守河北的吴质回京城洛阳朝见魏帝曹丕。

曹丕命京城内上将军及特进以下众将军都到吴质府上欢会,朱铄与曹真、曹洪、王忠等众将军都来到吴质府上。因曹真长得比较肥胖,朱铄长得很瘦,酒酣之时,吴质故意叫唱优人上来戏肥瘦。上将军曹真以自己是宗室重臣,耻被戏,怒责吴质。曹洪、王忠也出来劝。吴质大怒按剑怒责曹真,朱铄站起来劝吴质,也被吴质斥责回到座上。朱铄本来性子就急,越想越气,拔出剑怒斩在地上,于是众将军们不欢而散。约到黄初七年时,朱铄薨。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嫡女荣华:王爷,别闹 鹰派大佬 这家店有鬼 我真的只是人类 女尊之天下药香 棋逢对手 六位哥哥护航,我是农家小锦鲤苏糖 这个仙侠游戏怎么全是情债? 绝顶狂神 我的二代女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