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疑点(1/2)
老周这时已经在电话里知晓十五万的转账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听到沈愈让他写字据,老周连忙点头,“应该的,应该的,我现在就给小沈你写一个转让合同。”>
在沈愈手中接过纸笔,院子里就有石桌石凳,坐在石凳上,老周稍稍组织了下词汇,很快一个两百多字的简易转让合同就写好了。>
无非就是在某天某日,他周正远(老周)作为卖家,用15万的价格转让给沈愈一方高60厘米,宽50厘米的乌木木墩。>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合同是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订。>
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不得反悔。>
同时在合同的最底部还写下了收到15万元转账的收条。>
老周的字写的很好,行云流水中透着古香古色,颇有几分书圣风采,一看便是大户人家出身。>
若没有书法大家教授,断然不可能写出如此好的书法。>
沈愈买卖古玩,不坑不骗,从来都是按规矩办事。>
买东西写转让字据天经地义,有了转让合同,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有些赖皮卖家,你给他钱了,他却说价格不对。>
他也不多要,就多要一万两万。>
你不买心里舍不得。>
你买,心里却是窝火的很。>
去找德高望重的前辈主持公道,也说不清楚。>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还是一笔糊涂账。>
所以,合同是最好的证据,也是最简单,最踏实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将合同放进包里,沈愈突的苦笑一声,明明自己陪着于茂林来鉴定康熙十二花神杯的,人家没买,自己却先买了一块乌木。>
想到这里,沈愈开头提醒,“于哥,家具咱不忙看,还是先看看十二花神杯吧。”>
于茂林当即点头,“对对对,老周,我这次来主要是想买你的花神杯,咱先看杯子,其它的物件待会再看。”>
老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好,既然客人说要看花神杯,那自然依客人的,走,咱去正堂。”>
说完,老周先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马上在前面带路。>
礼数很周到。>
看的于茂林连连点头,脸上笑容更盛三分。>
于茂林此人最好面子,视面子大于一切,别人尊重他什么都好说。>
老周这座祖宅的正房共有六间。>
青砖碧瓦,雕梁画栋。>
门楣上挂有一块匾额,用隶书写有“福气盈门”四个大字。>
字体飘逸,很有意境。>
匾额旁边高挂两块木制对联:>
上联:子嗣兴旺,孝经一部传家久。>
下联:德兴天地,道德两篇继世长。>
别的不说,就看老周祖宅的匾额外加这一对楹联就说明人家祖上是真正的书香人家。>
尤其是对联,不但可以竖着读。>
横着读左右两个字也都可以组成一个词。>
进了门,花香四溢。>
沈愈很是纳闷的看了一眼,发现屋内竟然有花有竹,入眼之处满是绿色。>
进门这间屋子叫作正堂,是由两间屋子打通的。>
室内陈设虽然雅致,却是与沈愈想的稍有些不同。>
沈愈本来以为很可能跟吉祥街陈大山家一般,进门后满屋都是紫檀或者黄花梨的明清家具。>
没想到室内除了盆花与盆树外。>
家具反而极为朴素。>
从桌椅到书架都是普通的老枣木家具。>
这一点,跟李海洋的观宝阁有些相似。>
记得淘到元青花大罐的观宝阁也是一水的老枣木家具。>
北墙位置没有像很多老房子那般摆有一对太师椅,而是挂满了纸质微微泛黄的字画。>
从山水人物到花鸟鱼虫再到各种释道人物神仙像,挂了足有二十几幅。>
随意扫了几眼,除了几幅摹本外,很多字画的绘工都不错,有几幅甚至像名家所绘。>
东墙处摆有两个到顶的博古架,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瓷器。>
整个正堂可以供人歇脚的只有一张四边长度相等的八仙桌。>
每侧各放两把椅子。>
桌上摆有一尊兽首宣炉,炉中点了两根檀香,香气不浓不淡,闻起来很是舒服。>
在宣炉旁边还放有一个铜盘,因为上面隔着一块绸布,也不知装的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斗破以签到开局
顾霆琛时笙
魔帝的娃娃宠妃
大夏镇夜司
平凡录
婚姻之宠你没商量
半个梦
恶龙:从吻醒公主开始
魔狱天帝
女配翻身:摄政王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