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到底是为了什么?(3/3)
同时,张诚也同他们二人强调了粮道的重要性,要他们积极配合李辅明,为援辽大军守护好小凌河口粮道安全。>
…………>
日近黄昏,炊烟袅袅。>
松山堡城周边各镇总兵的大小营地中,皆有无数头戴红缨毡帽,身穿破旧鸳鸯战袄的军士,正在享用着晚餐。>
与宣府军中已经广泛使用炊事车不同,其他各镇的伙兵们,还是使用传统的埋锅做饭方法,一队或是一总共同使用一口大锅,锅上沸滚煮着的,也是一种飧饭。>
这种伙食,便是用米饭蒸熟,然后放到水中浸湿,再曝晒,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得到一些干米饭,有点类似于后世军粮中的压缩饼干。>
虽然只是一小团飧饭,但用热水泡开后却可以变成一大锅。>
不过,这味道可就真的是没法说了,其在食用的时候,还需要用盐,醋等物佐食,或是用咸菜疙瘩也可以。>
一般大明军士的月盐,有家口者是月例二斤,无家口者月例一斤。>
但此时大明各处军中都是克扣成风,便是军士们的月盐,上峰也要扣下一半,或是一大半去,所以吃飧饭时,能有一些盐巴配饭,也已经算是一种享受了。>
没油水的时代,肚子就会饿得特别快,一堆堆的山海镇军士们,或站或蹲,个个吃得是稀里哗啦的。>
他们不似宣府各军那般整齐,从选兵时就有所控制,不但要良家子,更是还有身强体健,得有股子力气,若是招些病秧子入伍,怎么能打仗?>
而山海镇中的军兵们却是良莠参杂,有魁伟凶横的士兵,也有瘦弱不堪的老弱,人群之中,还有一些穿着鸳鸯战袄,头上裹着折上巾的骄悍军士,他们大部分也都是骑兵。>
按照明军的军制,一般只有骑兵,或是步兵中的甲长以上军官才配发有盔甲。>
不过在驻军营地内,除了巡哨的军士,这些骑兵也不会成天披着一身盔甲,他们戴的折上巾,也起了内帽的作用。>
骑兵待遇好,要比步兵好上许多,虽然也同样面临被克扣,不过大多数的骑兵们,还是有银钱向城内外商贩购买一些干菜、干肉等诸物来,配着下饭。>
作为骑兵,他们总是自觉高于步卒甚多,根本不屑与步兵聚在一起,他们也是一堆堆,围聚成自己的圈子。>
此时他们的碗上,更出现一些形式各异的鱼干,虽然这些鱼干很硬,味道又腥苦,却也是无人在意,很多人更连骨头都一起吃个干干净净。>
很多人更是边吃边大赞着,言说这鱼干可真是上品美味,在这个肉食缺乏的时代,任何的肉食,都是受欢迎的!>
(s/b/57/57753/)>
1秒记住猎文网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本章已完成!
我能洞察万物信息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不敢先说爱你
笑傲之嵩山冰火
仙侠我有一口棺
掠天记
权色官途
重生之弃妇无双
那年微风正好
大明皇帝张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