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节 剑阁(1/4)

保宁,川陕总督李国英正在准备南下渝城。

前几天有准确的消息传来,邓名已经返回奉节,万县得而复失,现在明军已经表现出对渝城的攻击。

“我早就说过邓名是前明宗室,是朝廷的心腹之患,奈何忠言逆耳啊。”李国英叹息一声。谭弘、谭诣战败后,李国英就向清廷预言过邓名的危险,不过燕京认为李国英耸人听闻,目的是推卸责任——这其实也没说错。结果在过去一年中,邓名在云南、湖广先后大展神威,最后更公然耀武于南京城下,让半壁江山震动。

南京一战结束后,李国英常常收到燕京的询问,让他详细汇报邓名出现前后的情况。但任凭李国英使出吃奶的气力,他也探查不到任何邓名在渝城之战的经历。眼看燕京一遍遍催得紧,川陕总督就只好发挥想象力进行编造。不过除了瞎编的故事外,川陕总督也不是完全没有真凭实据,拿下万县后他得到几张邓名亲画的皇宫风物图。李国英本人因为没有见过皇宫,所以不知道真假,就让人把其中一张画着金水桥的图画递送燕京。

除了金水桥的图画外,还有画着宫殿的图画,但李国英觉得质量很差,多半属于假冒伪劣。李国英虽然没有去过燕京,但他曾听老大帅左良玉说过,燕京皇城的城门叫“承天门”,非常雄伟,也是皇权的标志;而万县收缴上来的图画中,皇城城门的旁边却提着“[***]”这三个字,李国英虽然出于谨慎而没有把这些明显是伪作的东西销毁,但也没有上缴。

结果仅仅十几天后,燕京的使者就赶到保宁,要李国英火速把献图的义士解送燕京,一刻也不得延误,燕京方面要亲自审讯此人。李国英能够从燕京的命令中感到清廷的惊慌,不过献图的义士是没法解送燕京了,那些义士都是熊兰的下,现在又投回明军那边去了,还绑走了李总督的一千多名下将士。

虽然没有义士可交,但李国英中还有几张图画,交不出人只好拿这些画交差。此番燕京使者的首领是一个前锋营的将佐,李国英犹豫了一下,把那些[***]的图画也展示给那个御前侍卫看。

本来李国英还以为这个御前侍卫会不屑一顾,和他一样立刻断定这些图画都是伪作。但出乎李国英意料的是,满洲军官看完后,神情变得异常严肃。尤其是读出“[***]”那三个字的时候,这个满人的声音都发抖了,立刻让川陕总督把所有有关皇城的图片一张不落地交上去。

李国英见状大惊,不禁狐疑起来:难道从左良玉到其他士子统统都说错了?或是承天门还另外有个小名叫[***]?

那些关于皇宫内部的图片,这个御前侍卫都表示无法完全判断清楚,他虽然曾经进入过皇宫,但是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去过,可那从那些他曾经到过的地方看,邓名画得没有什么错误。带着这些重要的资料,前锋营的军官急急忙忙地返回了燕京,临行前这些燕京的使者还询问李国英是否对邓名的身份有所了解。

万县向清军投降时,有不少人称邓名就是三太子,李国英虽然将信将疑,但也没有相反的证据,就告诉使者邓名乃是朱慈焕。听说邓名是这个来头后,前锋营的人更加紧张,朱三太子的号召力非同小可。至于为什么不公开,李国英也说不个所以然来,不过他猜测可能闯营有关。

燕京的使者离开后,李国英就准备亲率保宁兵马南下,现在渝城由王明德镇守,城内有三千披甲兵,总兵力达到了一万多,但这些兵力显然不足以抵抗乘胜而来的邓名大军。幸好经过李国英一年的经营,现在嘉陵江水道的补给能力大大加强,能够供应两万以上清军在渝城常驻,眼下渝城城内还有一些积蓄,短期内部署个三万部队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被邓名攻破渝城,那他就能连通东西两川,而且有了一个侵入嘉陵江水道的据点。”李国英反复盘算着自己头的兵力,在保宁、广元等地留下必要的防守兵力后,能够增援渝城的兵力就会非常有限,大概只能有两千多披甲和八千多辅兵而已。而经过湖广和南京的连续胜利后,李国英估计邓名能够动员的甲士在两万以上:“也不知道平西王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对成都的进攻当然也占用了李国英相当一部分的兵力,向川西进攻的清军有近四千披甲和七千辅兵。李国英觉得如果把这支部队投入渝城方向的话,四川的僵局就会难以打开,所以即使得知邓名返回,李国英依然坚持原定的计划。现在李国英的打算就是赌一把,赌自己能够用利用两万多部队坚守渝城一段时间,争取出来平定川西的时间。

在李国英看来,这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就算邓名能够动员两、三万的甲兵,这些部队也需要大量的辅兵支援,会消耗明军大量的物资,集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李国英知道依靠夔东的产出,邓名完全无法供养这样庞大的军队,只能消耗从湖广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天降萌宝神助攻陆含霜仲炎恺 惊悚游戏:我和NPC互飚演技 九转成神 凿壁窥光 万亿资产陈平江婉 系统修炼手册 混娱乐圈从脱口秀开始 小白兔的争宠夫 末日女王又美又飒 凶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