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九品中正制与人生赢家(1/2)
除了宣布国号,年号方面,郑氏并没有新选一个年号,而是采用西历、夏历,并且使用崇祯年号的三种纪年方式并行的方式。>
也就是说现在是公历2022年,也是崇祯三百八十三年。>
之所以采用崇祯年号,而不是跟郑家有关系的那几位南明皇帝与监国,便是因为崇祯皇帝是公认的大明末位皇帝,在高丽、岛国、安南等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如高丽就是在投降了后金许多年后,依旧在使用崇祯年号。>
而历史上南明的那几位皇帝和监国之中,虽然也不乏较为英明的,但已经无力回天,没有做出什么功绩,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也比较低。>
这一点也得到了王国子民和海外夏裔们的普遍认同,毕竟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了,国际上西历是广泛应用的纪年,年轻人谁都懒得去在年号和西历之间去换算。>
三历法并行自然方便了民众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确立了国号与年号,第二道诏书开始颁布,就是对郑氏宗亲与群臣的封赏。>
礼官宣读诏书,于王国议会大楼之中开始册封仪式。>
第一个册封的是封郑赵淑媛为王后,统率安平王城内宫。>
注意不是王妃,而是地位与国王齐平的古之王后,这可以说是给了郑赵淑媛无上的荣耀。>
严格说来王后也是君,国王不在或在国王驾崩、继承人未成年之前,王后是有权代为摄政的,而不是后来的封建王朝后宫不能干政的那种后妃。>
这一点倒是没有让人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当年东宁王国的郑氏君主属于独立的诸侯王,类似高丽王国那种外藩,在自家封国内部那就都被群臣称为“大王”甚至可以称“陛下”,而不是郡王或延平王,后者是外人和对外的称呼,所以郑继宗册封王后而不是郡王妃也完全合乎规制。>
然后是册封嫡女郑芷萱为兰芳郡主及王储,正式立其为王国继承人。其实像这种外藩国王之女,古时通常是被封为翁主的,不过郑芷萱不喜欢这个称呼,便以郡王之女为例封为郡主。>
这一点也没有引起非议,在这个男女平等的时代,即便是大男子主义的,也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表女子不能成为继承人的说法,不然就等着被打拳吧!>
而且封王储这样的继承人为兰芳郡主,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是在向前兰芳势力,那些夏裔豪商和族群进行示好。再加上郑芷萱本来就是南洋有名的美人,勃泥洲岛的明珠,这样的王储自然更受人们喜爱欢迎。>
接着是册封郑继兴为辅国公,大都督府都督,以及大宗正院宗正。>
辅国公的国公爵位不用说,是大明宗室外的最高爵位,仅次于郡王之下,毕竟东宁王国名义上是大明属国,国王为郡王爵,也不能跟西方一样封个亲王,虽然那边的“亲王”与大明的亲王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而郑二叔的两个官职,前者为大明太祖所立,职权统帅王国三军;后者是掌管王族宗室事务及勋贵爵位更替之事的衙门。>
可以说郑继兴只凭这两个职位,在东宁王国绝对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妥妥的位高权重。>
同时对于宗室方面,郑继宗这位四代东宁国王则并没有大肆册封宗室,而是宣布重书宗谱,吴家恢复郑姓,但只有嫡系为郑姓,其他旁系虽也被列为宗室,不过可以改回郑姓也可以保持吴姓,后者算是继承祖上母系一族的香火,但都是上了玉牒宗谱的宗室旁支。>
这一点除了旁系之中有一点不满的情绪之外,大家也都没有意见。>
尤其是郑氏群臣对此表示深感赞同,王国民间和南洋等夏裔族群对此举措的评价也是大赞英明。>
毕竟前明宗室和后金宗室旗人在王朝中后期都尾大不掉的问题,已经最够让人引以为戒,如果东宁王国再搞出一大堆宗室来吃皇粮,那么肯定会为国家财政带来负担。>
接下来是册封群臣,东宁王国继承大明正统,沿袭古之九品中正制,设立内阁、六部、九卿及地方州府县镇的官府格局。>
其中礼部就是相当于教育部与文宣部;吏部就是主管所有公务员和官员升迁的组织部以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兵部则相当于总装备部和后勤部,也有训练新兵之职责;户部那就是财政部,主管全国金融、经济与税收;工部则是主管国家建设和工业的部门。>
六部最后的刑部则属于治安部,负责治安警察和消防交通等国家事务,并与九卿之中的大理寺和督察院共同组成三法司,实行公法检三权分立。>
大理寺就是东宁王国的最高法院,督察院则属于检察院的职能,御史们自然就成了检察官。>
说起来古代的官员也都是类似差不多的职责,中土的科举制度与这套官员体系,在职能完善方面可以说超越西方国家几百上千年的先进,只不过在大航海时期遭受小冰河气候与异族入侵的劫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游之精灵道士
她被反派攻略了
微光暖暖晴方好喻若暖宫凌夜
超级淘宝
风流邪警
全世界都想弄死我
回到秦朝做剑仙
顶级教练之执教林书豪
总裁别装了,夫人是玄学大佬
林辰苏夕然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