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小说文章掺水十六法(1/3)

【独家高招】,呵呵,建议少灌。[燃^文^书库][].[774][buy].[com]【燃文书库(7764)】

古人为文,浅词练字极费工夫,有为一字拜师者,有为一字捻断一茎须者,若干大家,都具惜墨如金的美誉。但如今写稿,按字计酬,惜墨的结果就是「无」金,韩柳欧苏若生在当代,不改行非得饿肚皮不可。

时人写稿,看透了这点,既然煮字疗饥,总得多煮一点;文章掺水,竟然变成一门学问了。个人煮字多年,向来以多产文明,对于文章掺水之法,不敢说穷其奥妙,至少略有些心得。按理说,这是吃饭的秘方,不可轻易示人,若全被别人学去,我的饭碗岂不砸了?不过,近年阅读了不少当代的作品,觉得江山代有才人出,新人掺水胜老人,以下所举,皆为掺水新法,个人那一套,已不敢望其项背矣。

第一法,曰「拉油条法」。

内容就是那么一点,长短粗细全靠手上功夫,客人说∶长一点。好!就长一点!顺手一拉就行。短篇改成长篇,不难,多开两次舞会,多吃几餐饭,不怕篇幅拉不长。

第二法,曰「搓麻花法」。

先写一个忽冷忽热的女人,再加上一个死皮赖脸的男人,让他们爱了又恨,恨了又爱,爱中加恨,恨中加爱,纠缠不清,搓搓拧拧,数十万字,必可一气呵成,迅速交卷。

第三法,曰「抓泥鳅法」。

泥鳅是又粘又滑的,抓到手又溜掉;把当走的人写的三番五次走不掉,当来的人三番五次来不了,当活的人三番五次要寻死,当死的人又三番五次死没成,滑了又抓,抓了又滑,情节继热闹,故事又曲折,**迭起,扣人心弦,还怕不财源滚滚?

第四法,曰「老驴拖磨法」。

推过来,推过去,还在原地打转,说他没动他在动,只是兜圈子而已。把整材料放进去磨辗去磨碎,边转边添,声如雷,屑如钟,一样有声有色也。

第五法,曰「乡巴老过河去」。

乡巴老要涉水过河,先要脱掉鞋子,再脱掉长裤,把所有东西顶在头上过去,行成上满下空。写诗分行不得已,写小说如此分行,是占版面,可以多得稿费也,不信举个例给你看∶

黑夜。

大雾。

雾里出现一条朦胧的人影。

近看原来是个奔逃的女人。

她背后有火光亮起。

两个强盗举火在追她。

她骇惧的朝前逃。

后面紧紧在追。

她逃的快。

强盗追的更快。

逃逃逃。

追追追。

前面出现一座大庙。

女人跑进庙里去了。

两个强盗追到庙前停住。

举火一看。

只见庙门挂了一怪匾额。

匾额上横写四个大字。









〔请注意「横写」俩字,横写就横排了〕

第六法,曰「拎鸡灌水法」。

这类文章,把读者当成鸡,拎起来就灌水,手法是强迫灌输式的,高兴就教训一顿,然后安慰一吨,然后再责骂一吨,然后再歌颂一番。他的话就是主题,你非得接受不行,很多方块尤具此特色,彷佛作者是校长,读者是学生焉。

第七法,曰「脱裤子放屁法」。

这个俗语,人人都懂,不必解释,但用在文章上,实有拖拉之妙用,兹举一例以证之∶

电话铃响,曼莉抓起听筒。

「我是志节,我找曼莉。」

「我就是,你在那儿打电话?」

「我在基地外面。」

「什么基地?」

「训练基地。」

「喔,你入伍啦?怎不告诉我一声?」

「这不是告诉你了吗?」

「哈,你真的作了阿兵哥拉?」

「是啊。」

这样的对话如果写的兴起,每天写五十张稿纸都不成问题。

第八法,曰「演群戏法」。

当文章写到单调枯涩之时,随便找几个人头进来,你一言我一语,人多嘴杂,不怕没话讲,而且写对话有分行之便,岂非一举两得?据说当年大仲马写连载稿,嫌报社给的稿费偏低,他就在长篇里加上两个经常碰面的人,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啊啊……啊……」聋子老说∶「什么?什么?」哑巴费力的在说,聋子大声的问,后来报社负责人对大仲马建议,好不好以后把这两个不必要的人物取消掉?大仲马说∶「好啊,只要你调整稿费,我立即就把他们给散掉。」

第九法,曰「泡蘑菇法」。

吊住笔缓缓细细的写,即使极为通俗的经验场景,也拼命去宣染。海明威写了很多短篇,他处处避开通俗的经验场景,让读者保留更多想像权力,当掺水地方他不掺,无怪他的短篇都很短很短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全球灵异复苏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宫心计:如烟皇后 绝世王爷的丑容医妃 快穿的直播生活 超神雇佣兵王 重生之沸腾青春 带着暗黑技能闯诸天 大秦天下第一剑 大魔王被做成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