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大理寺(2/3)
安置道外围的营帐中去。>
同时也让潘美去周围各个村镇巡回游说,告诉百姓不要惊慌,生活继续,不要靠近成都城就行。>
如果真起抢掠百姓的事,从唐中晚期到整个五代十国这一两百年来,吃亏的九成还是百姓。>
直到赵匡胤才做出改变,赵匡胤有一次因为士兵抢百姓的女儿妻子,一次性斩首一百多个兵,下了狠手。>
史从云心里也已经下了同样决定,他在六年前伐蜀时就杀过,但很少。>
如果这次还出事,他也要拿得出魄力才行,不然中晚唐到五代以来的风气不会改。>
当年唐朝皇帝请党项人帮忙平叛,条件就是让党项士兵劫掠洛阳;郭威黄旗加身建立如今大周,条件就是让麾下士兵劫掠大梁三天;官家发兵打淮南,前锋悍不畏死力战破敌,条件是让前锋大将赵晁等人带兵劫掠当地百姓;历史上王全斌六十六天灭蜀之后放纵士兵劫掠等等数不胜数。>
风气早就在,百余年来已成惯性,没有魄力,不杀人肯定是改不回来的。>
百姓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那不可能,世界很残酷.......>
烧杀抢掠无数的赵晁现在年纪大了,依旧好好的坐着高官,富贵荣华在河阳养老,因为他能打。五代的很多吃人狂魔都是善终,这些事大家习以为常。>
史从云心里其实也不希望有人撞到他刀上来,大家都是为他拼命的兄弟,但这次他心软了,往后只会约束不住。>
“大帅,咱们要不要打一下,使者都去两天了还不给点反应,我看对面毫无战意,咱们至少把羊马城打下来,让他们知道厉害。”王全斌建议。>
史从云想了一下,看向潘美和党进,“你们两有什么建议?”>
党进摇头:“某是个粗人,只知道打仗,大帅要打叫我就成,哪知道那么多狗屁事。”>
潘美则看了一眼远处的成都城:“某同意王将军的说法,外围的羊马城可以的打,而且看起来很好打,不过不能干打。>
某建议先再派使者去,告诉城里的蜀国皇帝,咱们两日后攻城,这样能逼一逼他,而且外面的羊马城好打,最能吓人。>
如果真打城墙,万一狠话放出去,一时拿不下反而会增长他们坚守的决心。”>
史从云点头:“你们说得有理,再派个使者去吧。”>
使者是有大风险的,不过也是能立功的职业,史从云手下有一堆文官,既有随军的枢密院官员,也有他王府手下的文秘类官员,还有朝中随行官员。>
史从云召集他们过来,下令让找个使者出来,结果一时间大家都犹犹豫豫,没人敢站出来。>
随行大军的朝廷大官员其实很多,宰相级别的如枢密使魏仁浦,中书侍郎王溥,之下的还有一些翰林院学士和各部候补官员。>
史从云的意思是让他们跟着大军见见世面,别读书读傻了。>
后周和宋初的很多文人都是能文能武,既有学识又有本事和魄力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都跟着皇帝或者大军打过仗,见过世面,知道世间残酷。>
现在他有些失望,虽然现在进入成都确实危险,但没想到这些读书人中没一个敢站出来。>
“罢了,我看你们也就这点本事。”>
史从云说罢转身就走,准备从军中找一个去传话,军人不会说话,但敢进去的肯定不少。>
就在这时有人在身后道:“回禀秦王,下官愿前往。”>
史从云回头,站出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文士,他身材有些干瘦,山羊胡须,现在天气逐渐开始炎热,史从云都换了一身楚服,他却还是长袖官服,一丝不苟。>
史从云知道这个人,判大理寺事窦仪。>
大理寺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
窦仪原本还是工部尚书,但官家去世后,史从云想扶持工部以对抗军头,所以就把他的工部尚书去了,让他专心管大理寺的事。>
这次让他随军,是怕军中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而史从云已经下了杀心,普通士兵还好,如果是中高级将领都是朝廷官员,需大理寺随时裁决。>
“你不能去,我有别的事要你做。”史从云立即否决。>
没想到窦仪没有退下也没有让步:“秦王身为三军统帅,既然已经下令怎么能转瞬更易,下官愿意去,请秦王准行。”>
史从云想了一下,或许他是文人要面子,自己刚才的话伤了这些文臣的自尊,不过他没脸皮,也不怕什么。>
于是给台阶:“某收回刚才的话啊,我那是一时口快,你们中还是有朝廷的股肱之臣的,敢于担当,这件事到此为止,窦少卿你不必去了。”>
“大帅!三军之前,说话岂能如此儿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至尊
官婿美人香
一见朗少误终身
满园春色
阿亚罗克年代记
我老婆来自蜀山
穿书后女配不玩了
聊斋之喷你一脸
悟空传人在异界
我是被系统胁迫的小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