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13、熟读兵书王昭远(2/3)

一时,不可以保护他一世。

那门客的话他现在还记得,“公身居高位,却没有太大的功劳,陛下在时还好,有朝一日陛下有恙,只怕群臣不服,到时会大祸临头啊。

依我之见,公应该趁着陛下健在,多争取机会,以功绩证明自己,既可以自保,让众臣住口,也可以名留青史,与武侯齐名.......”

那时候这番话打动了他,也完全说到他心里去了,一为证明自己,二为名留青史!

他饱读兵书半生,自认为运筹帷幄,可不就是为了这些吗!

他所向往的正是像武侯那样,大权在握,名留青史,以供后人瞻仰,证明他的本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当初史从云出兵,率二十万大军要伐蜀的消息传到蜀国时,成都震动,整个蜀中人心惶惶,不少人向陛下提出直接向周国称臣纳贡来免除兵灾之祸,就像南唐国那样。

不过王昭远力主出兵,并且说服了陛下,如果不出兵,他根本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本事!

他熟读兵书的王昭远,岂能一辈子碌碌无为?

为了展示自己的本事,他毅然决然说服陛下出兵,并且开始想着,如何击退史从云的大军。

他自信满满,在半道已经想好如何排兵布阵,到达夔州之后就开始日夜在中军大帐里指点江山,调度人马。

这种数万人马在自己举手投足之间调度,人人言听计从的感觉,令王昭远十分自得满意,之后他想按照兵书上说的正奇结合,想出奇兵到归州去偷袭周国,被手下的门客和将领们阻止了。

他们觉得这时候不合适,因为周军人多,远道而来,利在速战,而他们在家门口作战,利在坚守,不应该出去和周军拼命。

他一开始觉得这些人胆小,难成大事,不过最终还是同意了,因为他也隐约觉得还是该弄清楚周军虚实再说。

毕竟传言周军有二十万,最少也有七八万。

不过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慢慢的前方传来消息,周军已经拿下南平三州,往南去打武平去了,根本没有西进的意思。

一开始这是一些商人和旅人带来的消息,他并不信,可慢慢的这样消息越来越多,王昭远坐不住,派出斥候沿江往下游探查。

可周军在归州附近江面设了哨卡,他们无法往南,只能想办法走山上的小路去摸索着进入归州,探查情况。

一直到八月初,消息越发明朗,前线也传回明确的战报,周军大帅史从云诈取江陵,随后在下游三江口附近击败武平数万大军,血流成河染红长江,浮尸和残破舟船几乎阻绝江水。

之后,周军直取武陵,整个武平九州尽数投降。

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很多将领惊惧之余都松了口气,因为很显然,周军不是冲着他们来的,而是冲着南平、武平去的。

心里也直哆嗦,那史从云不愧是杀神,武平数万大军就这么折损在他手中,如果史从云打的是蜀国,死的说不定就是他们了。

众人庆幸,王昭远却脸色难看,因为很显然,他被周军耍了!

周军一面大肆宣扬要进攻蜀国,让他们在这苦苦死守,结果掉头就去打南平武平,把他们当猴耍。

王昭远觉得十分丢脸,而且很没面子,大怒之下想要进攻归州,连被大惊失色的众人阻止,跟他说明利害。

这样出兵,就是对周国不宣而战,而且是没有陛下的授意就行事,是天大的罪过啊!

王昭远也冷静下来,可他越想越气,心里也觉得十分窝囊,总不能说他带着数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走前还留下豪言壮语,结果来这什么事情没有做成,被周国耍了一圈,然后一事无成灰溜溜回去,岂不是要被人笑死。

就在进退两难之际,之前给他出主意的门客再次给他出了一计,建议他派出小股部队西进,进入归州地界,此时归州已是周朝的疆土。

少数人不会与周朝开战,如果出事了也可以解释,但如果他们受到周军攻击,有了交战就好说话了。

回成都之后大可向陛下报告,周军有西进之意,但因为他们凭借险阻扼守归州以西隘口,还英勇的击退几次周军进攻,周军不得西进,只能南征,蜀地之危遂解。

王昭远听后大喜,立即照这个命令执行,每天派出十人为一队的士兵越界去归州,总共派十队左右,也不敢多。

接连几天之后,周军发现了他们的动静,终于在八月中旬周军伏击了他们。

两人当场被周军射死,三十多人受伤,还有四人在逃回的路上伤重不治而身亡。

王昭远大喜,立即将受伤的几十人抬着,为战死的四人置办棺椁,隆重抬辉成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真的不要再逼我了! 我的家在东北 武傲乾坤 先爱后婚 师娘,请自重 星际生殖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 名门娇宠杀手妻:老公请放手 人皇纪年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