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截胡老赵(5000,有什么求什么,读者老爷们,咱什么都不嫌弃)(3/4)
是宣义、保义、静难三镇节度使折从阮手下从属将领,如今是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手下从事官,名叫李处耘,有些本事,臣想要他来帮忙。”>
他尽量说得仔细,怕找错了人,其实他根本没见过李处耘,也没听到过消息,跟别说知道他如今在哪里,身居什么位置,全是靠着他对历史的认识推测的。>
说完连小心观察官家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前看了皇后一眼就差点闹出大事,如今他这么肆无忌惮要人,会不会引起皇帝猜忌?>
不过郭荣的反应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没有生气也没有猜忌之类的表现,只是皱眉有些茫然。>
随即回头问身边的魏仁浦道:“有这么个人物么?朕怎么没听说过。”>
魏仁浦也皱眉,仔细想了好一会才回答:“好像有,老臣依稀记得好像当时折从阮临终上表说是个不错的人,希望朝廷给他安排个差事。>
恰好当时李继勋镇河阳,枢密院便让人去李继勋手下为从事官了。”>
“是个能做事的人么?”>
魏仁浦摇摇头,“官家,这......老臣也不清楚,毕竟不是什么要紧的人,朝廷也是给折从阮的人面,所以........”>
“朕知道了。”郭荣打断他,“既然史从云想要人,又不是什么紧要人物,那枢密院发道文书过去,把他调回大梁就成。”>
说着看向他,也没有再让他开口的意思:“人朕给你找了,船王朴自会与你交接,银饷物资自有三司给你准备,人你自己去招募,切莫让朕失望。”>
史从云连单膝跪下,“臣定不敢辜负圣恩。”>
“好,你退下吧,舟车劳顿,回去休息几日,之后枢密院会知会你。”>
史从云心里高兴的退回去,心里想着李处耘什么时候来他手下听用,又会不会是同一个李处耘.......>
待史从云出了亭子远去,魏仁浦才开口道:“管家真要把这样的大事交给他么,史从云却有本事,又是有见识的年轻人不假,可老夫觉得还是太年轻,十六的年纪应该再历练几年。”>
王朴也颇为认同:“血气未定,容易冲动,美色难戒,做事不够稳妥是难以避免的。>
当初在蜀国能打是能打,种种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像用官家驿站给美妾送七夕情书之类的荒唐事。”>
郭荣看了他们两一眼,笑道,“你们的担心自然有道理,朕也想到了,史从云有本事,但太过轻浮,心浮躁不定。>
原本朕是打算让赵匡胤随驾回京,来训练水军的,临时又换成了史从云。>
他们两人都有本事,淮南两场最大的胜仗就是这两个年轻人打的,但相比起来,赵匡胤更加沉稳忠诚,史从云不安分。>
所以让赵匡胤留在淮南,史从云随朕回京,让他在朕眼皮底下做事,朕才放心。”>
王朴、魏仁浦听了连连点头,感慨道:“官家知人善任,真有古之明君风范,这样安排两人再好不过!”>
郭荣一笑,没再多说,心里肯定是对自己的安排满意且自得的。>
........>
满意的不只是郭荣,还有史从云,他怎么都没想到,原本以为死定了,这下居然得了这么大的好处。>
首先是可以借着训练水军的名义向官家要人,这点对别人来说或许没什么,但他有先知的能力啊!>
他知道哪些人名留青史,知道哪些人有本事,有能力,能趁着这个机会,都把他们要过来!>
即便以后大家有调度,不在一处共事,有这份情意在,这些人肯定会站在他这边!>
王仲、邵季不不说,就如董遵诲,往后哪怕他高升别处,不在控鹤军,若真发生什么大事,肯定也会毫不犹豫的站在他这边。>
其次就是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
虽说周国皇帝已经下意识的开始让带兵和练兵的将领分离,经常把节度使到处调动,可为保持军队战斗力,依旧无法做得彻底。>
最简单的,他手下的控鹤军左厢,如果离开他的率领,战斗力肯定会大打折扣,因为将士们在他率领之下连战连胜,他在军中的威望威信已经建立起来了。>
控鹤军左厢已经可以算他的嫡系部队,他的号令绝对比别人的号令管用,这样的部队越多他越感觉安全。>
人人都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岂不知老赵也是学郭荣的义父郭威的黄旗加身,也就是当朝开国皇帝,那还只是几年前的事。>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天子宁有种?兵强马壮者为之!忠诚的嫡系部队越多越安全。>
如今官家又让他去训练组建周朝水军,如果他做得好,岂不是又有一支嫡系部队?>
听官家的意思,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天从洛洛历险记开始
开局一把锄头
我的婆婆特别刚
星辰骇客
斗破从掠夺系统开始
无敌相师
不死玄尊
宅男的战争
大燕女提刑
鬼夫总裁,轻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