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赤龙怒吼8(1/2)
“第6步兵师放弃火力优势,压上去跟俄军拼刺刀?还是全师压上去的?”
接到这一报告的时候,蔡锷先是愕然,接着是震惊,最后是恼怒,砰一声将手中画图笔重重的甩在地图上,脸色铁青:“海浩那个家伙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放着这么大的火力优势不用,带着全师1万多人冲上去跟俄军拼刺刀?我看他这个师长是当腻了!即便是一个民兵连连长都不会这样干的!”
也难怪他如此恼怒。虽说每一名黑衣军士兵都接受过严格的拼刺刀训练,在白刃战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但是吧……白刃战恰好是火力不占优的一方最喜欢的一种作战模式。一旦白刃战爆发,技巧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双方拼的就是勇气和毅力,拼的就是承受伤亡的能力,而在这方面,俄军并不比黑衣军差多少。换句话说,第6步兵师选择了对俄军最为有利的一种作战方式去跟俄军殊死作战,就算赢了,伤亡也是很大的。这正是蔡锷愤怒的原因,黑衣军才多少家底,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挥霍!
李思明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那家伙平时挺聪明的,怎么到了战场就犯浑?就算他们携带的弹药并不多,也足以支撑到主力部队赶到,用不着一头扎上去跟俄军拼刺刀吧?他是不是嫌自己命长了?”
蒋方震说:“他们恐怕是想证明一些东西给我们看。”
李思明和蔡锷齐声问:“他们想证明什么?”
蒋方正说:“他们想证明……他们的勇气和毅力并不比我们差,他们也是敢于为这个国家去牺牲的。”
此言一出,李思明和蔡锷都沉默了。
过去几十年,清军一次次被列强轻而易举的击败,除了装备战术和训练跟列强差距巨大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清不敢打。
是的,大清不敢打。
他们要面对的对手是西方列强,其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远远在大清之上,想要战胜这样的对手,就必须实施全国总动员,把一切能够用上的力量都投进去,不惜以巨大的牺牲去换取胜利,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取胜。但大清不敢这样做,他们是在以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民族统治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庞大国家,一旦实施总动员,那些200多年来一直被他们压制着的汉人武装势力,势必如疾风劲草般崛起,想再把他们压下去就难过登天了。一场金田起义,太平军席卷了半个中国,为了把这个疯狂的地上神国消灭掉,大清不得不捏着鼻子实施了有限的动员,允许汉人官员和地方豪强自筹两款搞团练,湘军淮军趁机崛起。等太平天国被消灭了之后,这两股势力就尾大不掉了。慈禧太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湘军给摆平,至于淮军,她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淮军成为大清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强大到足以影响大清国运的地步。有限的动员尚且造成了如此可怕的后果,全国总动员就可想而知了。真的要搞全国总动员,能不能打赢列强不好说,但他们肯定会被那些趁机崛起的汉人武装给干掉。
有鉴于此,大清宁可一次次割地赔款,屈辱求和,也绝不愿意实施全国总动员去跟列强死拼。靠着这一招,他们成功的多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整个国家民族的沦丧,昔日彪悍尚武的满人沦为了全世界的笑柄。现在提起满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再是“满洲不满万。满万不可战”的职人员都给组织起来,拼凑了一支一千来人的预备队,亲自率领他们向突破口方向杀来。师部参谋们强烈要求拿起枪参战,被他一个一脚踹了回去。在徐师长看来,他这个师长可以死,他带的这些后勤人员和文职人员可以死,但这些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参谋绝对不能死。只要这些参谋还在,第3步兵师的指挥体系就还在,全师就可以继续打下去,一旦这些参谋都死了,这仗也就别打了!
徐绍桢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带着这支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预备队赶往突破口的。但是等到他赶到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战斗已经结束了,第6步兵师已经将突破口堵死,将溃围而出的俄军给打了回去!
只是,代价也是相当的惨重。放眼望去,整个战场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黑衣军与俄军战士躺卧一地,到死都保持着扭打在一起的姿态,根本就没法把他们分开。徐绍桢还看到,一名留着一把大胡子的军官背靠着一棵大树,手持马刀怒目圆瞪,好几把洞胸而过的刺刀把他钉在树上动弹不得,而在他周围,是整整十八名俄军士兵的尸体,他手中那把马刀已然卷刃,缠裹刀柄的麻绳被血浸透了。
这是个连长,据他连里的士兵说,他们连长在倒下前砍死了二十八名俄军士兵,要不是俄国佬卑鄙的开枪偷袭,没准他还能多砍死几个。
徐绍桢找到了海浩,这家伙那身军装已经变成了一堆破布,浑身都是血,正坐在一名俄军士兵的大腿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他依然紧握着步枪,只是那支步枪的刺刀已经捅弯了,在他身边还扔着好几支步枪,都沾满了鲜血和脑浆子,有的枪托已经破碎,有的护木断裂,枪管弯成形,一看就是被他当成棒槌照着人家脑壳猛砸造成的,在他周围那一大堆被砸碎了天灵盖的俄军士兵的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阳明纪
重生麻辣小媳妇
胭脂扣
玄武战尊
神域之帝
花都多娇
步步为婚
武霸神荒
灵魂科学学院
阜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