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煤铁联营3(1/2)
李思明一行来到矿山的时候,数以千计的工人正像蚂蚁一样在矿洞中钻入钻出,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呛人的尘埃笼罩着整个矿山,令人窒息。
这是整个江苏最大的煤矿开发项目,但是这个“最大”真的有点儿令人汗颜,数来数去也就六七个矿洞,一天一百来吨煤的产出而已,放到欧洲根本就不够看。当然,这也不能怪胡碧澄,徐州煤矿自开采以来,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亏本经营,仅仅是生存下去便已经很费劲了,还想把矿山做大做强?难!
李思明看到不少浑身满是煤灰,如同非洲黑人一般的矿工背着装满煤的篓子,艰难地从矿洞里爬出来,不禁皱起眉头:“为什么不使用矿洞轨道矿车?这样一篓篓的往外背,效率多低哪!”
胡碧澄苦笑:“谁不知道矿洞轨道矿车运输起来效率是人力的千百倍?但我们没钱采购这样的设备!”
李思明叹气:“老胡啊,在欧洲,像你这样的煤老板早就腰缠万贯了,你却连轨道矿车都买不起,简直把煤老板的脸都给丢光了啊!”
胡碧澄瞪了他一眼:“会不会说人话的?”
李思明说:“不会!”
简单的说,清廷又是官营又是民营,折腾了几十年,贾汪煤矿公司也没折腾出个南北东西来,这规模,别说干不过现代那些国营煤矿公司了,连那些山西黑煤矿老板都干不过。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将产量维持在每年三万吨左右,这两年托了淮安府高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大增的福,产量有所提高,今年有望突破四万吨,听起来不算少,但是跟徐州地区那二三十亿吨的煤矿储量相比……
还是跪吧。
他们挖了这么多年,也只挖了一些浅层的煤,深层的连边都没碰着。照这效率,徐州的煤够他们采到地老天荒。
就连老宋这种对采矿一窍不通的人都嘀咕起来:“这效率也太低了!一年就产出这么点煤,我们的投资什么时候能够回本啊!”
胡碧澄一腔怨气几乎凝成实质:“怨我咯?”
老宋:“……”
参观完煤矿,李思明一行又去参观铁矿。
利国铁矿分布区域比较广,由一百多个矿体组成,由于矿石有害元素含量低,品位高,让人垂涎,清廷多次试图开采。最近的一次是1909年,胡碧澄上书两江总督端方,希望能够得到财政支持,搞煤铁联营,充分发挥徐州煤铁矿资方面的优势,也扭转贾汪煤矿有煤卖不出去的窘境————炼钢肯定需要用煤的。端方原本对此很感兴趣,准备经些支持的,但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因为朝中政局变动,被调回了京城,煤铁联营的计划连个都没来得及做出来就告吹了。不过胡碧澄还是拉到了两名广东商人入股,投资二十万银元开采利国铁矿。倒霉的是,这两名广东商人在今年的橡胶股灾中亏掉了裤子,二十万银元只投了一半就没有下文了……
人都跳楼了,自然不可能再有下文。
十万银元砸下去,还是有点用的,李思明看到,一座小矿山表层剥离工作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一半,有一面山坡表面那层薄薄的泥土已经被剥掉了,露出了黝黑的铁矿石。如果那两位仁兄没有被卷入橡胶股灾中,那么只要再投入一笔钱,就可以收获成车的铁矿石了,可惜……真的是功亏一篑啊。
李思明带来的德国专家用铁锤敲下几块铁矿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看得非常认真,小青年欣赏苍老师的作品都没这么投入。
陈其美也敲下一块拿在手中,感觉入手沉甸甸的。他说:“原来这就是铁矿石啊!”
李思明说:“是含铁量超过一半的优质铁矿石,如果是那些含铁量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贫铁矿,可没这样的手感。”
陈其美问:“这里头有什么讲究?”
李思明说:“讲究大了。矿砂的铁含量必须达到百分之六十三以上才能入炉,高品位的铁矿石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拣选、粉碎就可以入炉了,低品位的铁矿石则没有这么好的命,得先将杂质筛选掉,再粉碎、磁洗,从一大堆矿砂中筛选出精矿,将品位提高到百分之六十三,然后才能入炉……先不说别的,光是如何处理那海量的矿渣就够你头疼的。”
陈其美笑:“也就是说,我们捡了个宝?”
李思明说:“算是吧。”
德国专家放下放大镜,说:“这铁矿石的质量很好,达到富铁矿的标准了。”
李思明问:“如果全力开采,形成年产矿砂一百万吨需要多久?”
德国专家说:“这里的开采条件非常好,运输也便利,只要你舍得花钱,三年之内就能达到年产一百万吨矿砂。”
李思明笑了……不就是钱吗?他可不缺这玩意儿,你当他那一亿法郎的贷款是摆着好看的?
此外还有一个储量达到五百万吨的矿体,表层剥离工作也进行了一半。这个矿体是李思明在去年投资承包下来的,花了一大笔钱,准备大干一场,但是剥离工作只进行了一半,徐州豪强就跳出来作妖,说开采铁矿坏了他们的风水,硬是把采矿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黑化反派求放过
创世临仙传
代嫁庶妃
北冥神剑
诸天之劫:我欲通天
怪异收容专家
不灭灵山
县令的悠哉生活
我家师兄太怂了
折戟归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