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先生相赠(1/2)
农历二月初六!>
易云在书房之内,见到了离开了一个月之久的许先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人们都是光阴郡出了一位才子,很不错。”>
许青看向易云的目光很是满意,这一个月他虽然没在光阴郡,但在不久前,也是从文坛中听到了一则消息,光阴郡有一学子做了一首诗,轰动了整个饶城府。>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前面两句只是一般,但后面两句却是震撼人心,让人动容,也被评为整个今年饶城府元宵佳节最佳的一首诗。>
寥寥两句,勾勒出了底层百姓的人生不易。>
“学生曾在街上见到那卖炭商贩,心有所感……”>
易云把当初卖炭商贩和另外一家商贩辨认银两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这也是他在元宵晚会上,准备些这首诗的时候就想好的说辞。>
郡守大人的后院,自然是不缺炭火,在亭子内,在宴席上便是有炭火供暖,易云由炭火联想到卖炭翁,没有谁会觉得跑题了。>
至于说这首诗是不是易云现场写出来的,那已经是不重要了,不是现场写出来的,也不能否决掉,这是一首上佳的诗,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意思更是发人深省。>
“饶城府那边已经是把你这首诗给报往识文阁了,没意外的话,今年的元宵诗词邸报,你这首诗应该会有一席之位,传阅天下供读书人赏析。”>
许青很清楚,也许论词汇论格律,自己这位学生的诗不是最顶尖,但这诗里对底层百姓的描绘,是朝堂所需要的。>
“识文阁?”>
对于邸报,易云还是知道的,不就是报纸嘛,也就是说自己这首诗会被登上报纸在全国发行,但这个识文阁又是什么组织?>
“识文阁,是我儒家三公组建,儒家在朝堂有三位位列一品的大臣,也都是识文阁的成员之一,但识文阁并不隶属于朝堂,除了三公之外,还有诸多士林大儒,算是我儒家圣地,非儒学弟子不得加入。”>
“儒家诸多经义解读,包括圣人之言解读,全都以识文阁的解读最为权威,因为识文阁内有着儒家诸多学派的扛鼎之人。”>
听完许先生的解释,易云明白了,识文阁就相当是文人圣地一样的存在,朝堂三公加入呢,则是表示朝廷对识文阁的重视。>
“你可别把识文阁给想的简单了,儒家三公之位,非识文阁成员不得担任,就算是当今圣上,也不得无故插手识文阁的内部事宜,天下教化之权在于识文阁,不在于皇室。”>
嘶!>
“先生,那皇室能够坐视不管?”>
易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识文阁不就代表着掌管天下读书人的权力吗?>
读书人读什么书,怎么解读圣人言论,全都由识文阁说了算,那皇室还如何统治百姓思想?>
“识文阁,可不是本朝才出现的,历朝历代都有,朝代会更迭,皇室会换姓,唯独识文阁不会倒,也没有哪家皇室敢打识文阁的主意。”>
“不过这些对你来说还言之过早,你现在的中心是府试,府试是二月十八开考,想来你也是快要去府城了吧。”>
“我和家里长辈商量过,等到二月十二便是去府城。”>
易云点了点头,从光阴郡到府城,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考试是十八号开考,他至少得提前两天到达,熟悉一下考场,找一个吃住的地方。>
“这个时间倒是足够。”>
许青点了点头,随后从身后的包袱中拿出一物,道:“你未考取功名,便已阴神出窍,如果有心之人以此为理由,便无缘府试榜首,此物是我从长者那里求得,吞食之后可凝聚儒家文心,得圣人认可,谁也无法再挑你毛病。”>
科举考试,是儒家之根本,但只要是读书人就可以参与,道家、法家和墨家也读书,也有的会参加科举,但对于这三家来说,他们参加科举可能就是无聊考着玩,但更多的目的是故意打击儒家。>
曾经就有过一位道家弟子参加科举,拿了府试第一和州试第一,但在国试上,这位学子却是主动放弃了,正当诸多学子困惑的时候,这位主动爆料出来,他是道家弟子。>
这消息让得该州的所有儒家学子全都蒙羞,堂堂圣人弟子,考察圣人之言论,却比不过一位道家弟子,该州的提学官从州到府全都被撸职,该州的学子在国试上也是全部被打落榜。>
即便该州有不少学子才华学问明明可以通过国试的,也对被打下落榜毫无怨言,因为这涉及到了儒道两家之争了。>
从这事情发生之后,科举考试,无论是府试还是州试,对于榜首的身份都会进行调查,绝对不允许非儒家弟子获取,而易云阴神出窍,在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危险总裁有点坏
陆九卿墨箫的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全能杀手在都市
你好,少将大人
大清话事人
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
白垩纪禁区
封神绝仙
小仙女她总想靠学习致富
妖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