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远交近攻(13/21)
都主张将穰侯府邸并入王城以做官署,若赐重臣再做府邸,朝野又会徒然生出“权臣再现”之疑虑,于国不利。然则,秦昭王反复琢磨了范雎之后,却有着另一种思谋。范雎三策,一举廓清朝局稳定国势,将自己送上了真正的王座,此等功勋才具可谓独步天下。秦国要重振雄风开拓大业,便要使此等大才永远地忠心谋国。要得如此,秦国自要做到两点:其一,决然为范雎雪耻复仇;其二,厚待范雎,使其恩遇超常。此次虽然封了范雎应侯爵位,但范雎事实上却没有封地,得在其他方面弥补。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封地只作为一种赏功象征存在,此所谓虚封。孝公后期及孝公之后,秦国收复河西进而东出争雄,国土大增,虚封有了三种形式:一是封偏远边陲之地,如商君封商於、樗里疾封汉水、公子封蜀;二是封关外列国拉锯争夺或新攻取之地,如穰侯魏冄封陶地、华阳君芈戎封新城、泾阳君封宛地、高陵君封邓地;三是关内关外皆有封地,如武信君张仪封五邑,关内有一邑。第三种封地极少,只有张仪与秦昭王太子安国君等有此殊荣。这种虚封之地,除非被贬黜,权臣事实上不可能常居。因与封地保持了较远距离,而只能接受郡县官署在收获季节解来的少量赋税。这便是秦国封地与山东六国“直领实封”之封地制的根本不同。范雎封侯爵,地位与白起的武安君不相上下,可谓尊贵之极。然则,白起乃秦人大将,宣太后将白起封地定在了关内一邑关外(河内)三邑。就事实说,尽管同是虚封,白起自然是更扎实。这也是秦昭王特意将范雎爵位提高的因由。范雎新入秦国,既无根基又无关内封地,秦昭王遂断然决策:穰侯府邸赐做丞相开府官署。
书令一出,咸阳大臣们一阵惊愕一阵揣摩,最终却都是欣然认可了。于是,有络绎不绝的车马流水般前来恭贺,应侯府一时成了门庭若市的新贵府邸。范雎既忙于应酬,更忙于国务,便教伤势已经痊愈的郑安平做了丞相府家老总管,打理一应仆役事务,自己整日奔忙在书房与国政堂之间。郑安平几次找这位大哥说话,都找不到一丝缝隙。
接掌国政三月,堪堪将整肃法治理出一个头绪,接到河内郡守急报:山东六国纷纷派出特使前往邯郸,要重新合纵,抗衡秦国。范雎思忖一番,没有立即禀报秦昭王,而是下令职司邦交的行人署三日之内备好出使赵国的一应事务,并立即派出快马斥候奔赴河内,查清各国赴赵特使详情。分派妥当,范雎吩咐备车到谒者府。正当车马备好,王宫长史却飞车驶到,紧急宣召范雎进宫。一问情由,是秦昭王也同时得到密报,深感不安,宣范雎谋划应对之策。范雎吩咐一名书吏到谒者府传令,请王稽做好出使准备,立即跟着长史进了王宫。
“赵国密谋合纵,委实可恨。”秦昭王黑着脸,分明是感到了沉重压力。
范雎一副轻松的笑容:“秦王毋忧,臣已有应对之策。”
“稍候。”秦昭王一摆手,“武安君片刻便到,这次要狠狠给赵何一个颜色。”
“臣之谋划,并非立动刀兵。”
“噢?不打仗破得合纵了?”秦昭王顿时惊讶,“惠王以来,哪次合纵攻秦不是一场大战,况乎今日有赵国主盟?”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范雎笑着对大步匆匆赶来的白起一拱手,又转身对秦昭王道,“当年六国合纵,有楚威王、齐威王、赵肃侯、魏惠王一班秦国夙敌在世,更有大才苏秦斡旋主谋,四大公子推波助澜,始成势也。倏忽数十年,山东五战国大衰,五国君主皆庸碌之辈,唯余一个赵国做了泰山之石。其间,六国积怨如山远甚当年,赵国纵有合纵之心,没有一班胸襟似海可泯恩仇之君臣,必是哄哄一场儿戏而已,断难成势也!”
“也是一理。”秦昭王还是不放心,“丞相说有应对,何策?”
“挥洒金钱,分化收买,使其自行分崩离析,不战而屈人之兵。”
“金钱事小。只是,行么?”秦昭王皱着眉头看了看白起,白起面无表情地坐着,目光只盯着范雎。
“六国之弊,臣有切肤之痛,我王与武安君远观,未免朦胧也。”范雎嘴角抽搐出一丝笑容,“但看宫中群狗,寻常或起或卧或行或止,皆相安无事,但投一块骨头,则会骤然猛扑撕咬相斗。因由何在?利在眼前,起争意也。目下赵国之外,五国君臣较之群狗,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秦昭王听得不甚舒坦,仍然是呵呵笑了:“呵,武安君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行。”白起一拱手,“老相张仪当年屡用此法,几无不成。”
“好!”秦昭王拍案笑道,“丞相欲以何人为撒金特使?”
“谒者王稽。”
“王稽?”秦昭王一阵沉吟,“王稽老臣工了,才具当得应变大任么?”
范雎肃然一躬:“王稽虽非大才,却有大功。非王稽之忠,臣不能入秦。臣之苦心,唯使王稽再立功勋,得以脱低爵而擢升也。”
秦昭王恍然醒悟,骤然一阵哈哈大笑:“哎呀,此本王之过也,却劳丞相为难了。”转身一挥手,“长史拟诏:谒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独霸万古
我想先苟几年
美女的超级男神
逆妃,算你狠
唐朝好驸马
丑丫娇养的猎户又酥又撩
仙逆
屠神
三十而受[豪门]
至尊魂师:毒医七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