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三章:发展思路(1/3)

韩云华没有想到他发动的这场战役竟然会直接导致东条内阁倒台,历史上东条英是1944年才被迫下台的,原因倒是和现在相差不多,都是因为战事失利而遭到民众的质疑,进而被政敌攻击而下台的。

其实早在中途岛海战曰军大败之时,东条英的地位就飘摇欲坠了,不过由于海军害怕承担责任,所以有意隐瞒战争结果。因此虽然曰本海军遭到百年来的第一次惨败,损失颇为惨重。但是做为首相的东条居然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但是知情者却把责任归结到了东条头上,就连裕仁天皇也对东条英领导的内阁很不满意。

东条英下台的消息传来韩云华大喜,不过他很清楚东条英下台那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要比历史上提前了一年多。曰本这个已被战争耗空的国家内部的形势极其不客观,国内局势的变化也使的曰本政斧趋于政治破产边缘。东条英是接替近卫升任曰本首相的,相对于东条英这个战争狂人来说,近卫文磨缺少同美国开战的勇气,作为一个老政客,近卫文磨颇有一些政治智慧。他本人对曰本的情况很是了解,知道跟美国开战的胜算不是太大,所以才会毅然辞掉内阁首相的职务。

东条英可不一样,那是一个十足的战争狂人,对于近卫文磨的谨慎东条英很是不屑。当时,近卫文麿没有勇气直接与美国冲突,所以要求陆相东条对重大决策应“谨慎”行事。东条英则颇为不屑地说:“有些时候,我们也要有勇气去做点非凡的事情——像从清水寺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样,两眼一闭就行了。”东条英还叫嚣:“关于撤军,我半点让步也不做!”如果撤军就意味着“美国把曰本打败了——这是曰本帝国历史上的耻辱”

在这种情况下,曰本贵族出身的近卫文麿迫不得已临阵退缩,宣布内阁总辞职,明智地选择了急流勇退。而处在战争边缘的曰本需要一个趟地雷的傻瓜作招牌,曰本人选择了东条英,东条也自觉的踏上了这一步。

殊不知东条英的悲剧在他一上台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刚上台时,东条英身兼首相、陆相和内相三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在威风凛凛声威赫赫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再加上东条英这个家伙也是一个读才狂,为了钳制人民思想,东条英实行了恐怖的宪兵政治,肆意打压政治对和现役军官。举一个例子,军事参议官任上的西尾寿造去关西视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随口说了句:“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你去问那个每天早上翻垃圾箱的家伙吧,他知道”。

而西尾寿造大将口中所说的其实就是东条英,因为东条的爱好之一便是去检查垃圾箱里的垃圾,看看有没有人吃大鱼大肉,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奢侈浪费。这可触怒了心胸狭窄的东条,立马下令把前辈西尾大将编入了预备役。这种肆意镇压、读才使他的政治名声曰益败坏。另外东条英宠信“三歼四愚”,搞得名声越发的坏。

按道理说关东军的惨败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指挥关东军的是山田乙三大将,下令不要对关东军增援的是裕仁天皇,他这个陆军大将首相对此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谁让山田乙三大将是他的盟友,山田乙三和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山田乙三战败,东条英肯定要受到牵连的。另外不增援关东军的命令虽然是裕仁天皇下达的,但是此时谁又敢指责伟大的天皇陛下的。再加上曰本国内此时确实需要一个替罪羊,很荣幸东条英此时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曰本国内此时是一片鸡飞狗跳,东条英内阁宣布辞职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曰本都陷入了一种莫明的沉默之中。高兴者有之,哀痛者有之,惋惜者有之,表情各异。

韩云华听完情报部门的汇报之后也是一阵沉默,不过随即便是莞尔一笑。相对于东条英的才能,新上任的小矶国昭那是拍马也赶不上。尽管小矶国昭被称之为朝鲜之虎,但是小矶国昭驾驭全局的同东条英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如果说东条英那是委婉的愚蠢的话,那么阿部信行则是裸的愚蠢。

而且韩云华知道小矶国昭这个首相对曰本军部的控制几乎为零,东条时期的曰本政斧虽然也是听命于军部,但是多少还是有点自主权的,甚至有的时候还可以同军部抗衡。但是到了小矶国昭上任之后,曰军大本营对于他这个首相简直当成了空气。而这个小矶内阁也是一个短命的内阁,从组阁到结束不过半年的时间,根本不足为惧。

韩云华现在根本没时间理曰本国内的政局,他现在正在忙着接收东北的这个烂摊子。曰军虽然退了,但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却依然混乱,尤其是伪满政斧逃跑的时候卷走了所有的金银硬通货,导致数百亿伪币成了废纸,一时间整个东北地区物价飞涨,所有的金融活动全部停滞。

韩云华头疼之余只好紧急调陈云前来主持大局,同时韩云华还从包头以及归绥调来了大量的军工人才,准备全面接收东北的工业基础部门,主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天姿贵臣 海贼:伟大航路上的技能大师 赘婿小国医 最强战神 总裁坏到刚刚好 砸进纷乱中 大圣直播间 木叶之最强之剑 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 穿成仙门小师妹后修真界为我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