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急报至长安,朝堂反应(1/2)
李言的练兵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期间队列转向、齐步、军姿等一系列手段简直让侯君集大开眼界。>
侯君集第一次发现训练部队的令行禁止原来如此简单!>
不需要苛刻将领的压迫,也不需要激烈战斗的堆积,只需要在平常训练时加入这些规范化动作重复就能达到。>
这一刻,侯君集明白了为什么李言练出来的兵会有那种气势。>
中午时分,李言刚准备休息,就看到侯君集亲自跑来寻找自己。>
在得知侯君集的目的后,李言也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给侯君集解释了队列训练的优点,并前往了侯君集的将营口述让人写下了队列训练的方式。>
最终,侯君集欣慰的拍了怕李言的肩膀。>
“此练兵之法于大唐有益,本将这就书信一封为你请功!即刻发往长安!”>
于是乎,一脸兴奋的侯君集再度亲自写了厚厚一沓书信,接着又是以急报的形式送往了长安。>
一连两日,两封急报,传信兵经过的地方一度以为丰州这边发生了战斗。>
……>
一日后,长安城,清晨,太阳尚未升起,皇宫中已经开始了早朝。>
一如以往,皇帝李世民端坐,静听着群臣辩论,某些言官时不时的跳出来因为某些小事弹劾一番,李世民也是熟练的略施小惩。>
总的来说,如今的早朝几乎没有什么大事,毕竟时间已经快要入冬,大唐境内没什么天灾,一般的 也闹不到李世民这边。>
因此这即将入冬的季节倒成了朝堂上最悠闲的时光。>
只可惜,这份悠闲终究被打破,一名身穿布甲的将士怀揣着侯君集的书信一路从玄武门直达太极宫,进入了议政殿。>
“报!陛下,边关急报!”>
李世民身边的老太监王德赶忙接过了书信,直接递交给了李世民。>
一时间朝堂上彻底安静了下来,所有官员都在等待着书信中的内容。>
只见李世民的脸色从一开始的急迫逐渐转变成了疑惑,接着又变成了忧虑和疑惑交杂的模样。>
“玄龄、克明,你们帮朕看看。”>
李世民似乎自己无法判断,让老太监王德把书信递交给了房玄龄,他和杜如晦并排站着,刚好一同看信。>
房杜二人略有些疑惑的接过书信,他们还从未见过李世民出现如此纠结的表情。>
但很快,书信的内容就让二人明白了为什么李世民的表情会如此精彩。>
二人小声交谈了一阵,接着似乎是得出了统一结论。>
“陛下,若信中所言非虚,则我大唐边境确实危在旦夕!”>
此话一出,朝堂瞬间轰动。>
要知道,现在可是即将入冬的时节,在这种季节大唐边境怎么可能出事!>
不论是突厥还是土谷浑等异族,都不可能选择在冬季开战。>
听完此话,李世民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也知道这个道理,一旦今年冬季真如信中所言出现雪灾,那么突厥人狗急跳墙疯狂掠夺大唐边境是极有可能的。>
但是谁能保证这信中所言是真的呢?>
即便那是侯君集亲自书写的内容,但毕竟这雪灾的观点只是来源于一位无名小兵罢了。>
“把信传阅一下吧,朕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李世民无奈,只好挥了挥手,示意朝堂上所有官员都可以阅览书信,现在面对这种棘手的判断,他身为皇帝只能指望朝堂上这群重臣给他分忧了。>
然而事实很明显,这群重臣和吃干饭的基本没多大区别。>
“今年陛下登基,乃是千古之喜,怎么可能出现天灾呢!”>
“不过是一无名小卒的看法罢了,吾以为那李言是在惑乱军心,当斩!”>
“你放屁!老程最看不惯你这种人,边关将士多苦你知道吗?人家心系大唐你要斩人家?我看你这是在霍乱朝纲!陛下,俺老程建议,把这无用的老货给拖下去砍了!”>
“程咬金你血口喷人!”>
朝堂的争执没能给李世民带来任何思路。>
“都给朕闭嘴!孙司农,你怎么看?”>
李世民被朝堂上的议论搞得头疼不已,最终只能镇住场子去询问专业人士。>
“这……”>
被提问的孙司农心里一颤,他已经够低调的了,刚刚一句话都没说,没成想最后还是问到自己这边了。>
“回陛下,北方今年夏季确实多雨水,进来天寒速度也比以往快上些许,按照往年来看,丰雨之年易下雪,但这天寒转快是否会引发雪灾,微臣属实不知。”>
孙司农一五一十的回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总裁的头号鲜妻
美食修仙实录
神魔医仙
我和26岁美女房客
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
外挂王妃,邪王的吃货妻
限量版小萌妻
神涯木道
离婚后,我执掌亿万豪门,前妻全家急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