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浮阳之战(1)(1/4)
第二日天色逐渐黯淡下来。>
当日暮降临的时候,浮阳县城池大门,忽然打开了。>
城外的袁绍军斥候注意到这个情况,原本松懈的神情,几乎是连滚带爬一般上马冲回营寨。>
此时高览军中有谋士辛评,治书李历,以及马延、焦触、张南、韩荀、马凯等将领。>
高览得知消息,除了在外巡逻的将领外,立即召集其他人议事。>
众人来到主将营帐,高览环顾四周说道:“诸君,刚才探马来报,说浮阳城门忽然打开,你们怎么看?”>
辛评沉吟片刻,问道:“城池可有动静?”>
“并无动静。”>
高览摇摇头,探马原本以为敌人要进攻,结果一人去报信,其他人都在那守了片刻,等了好一会儿都没人出来,第二波探马才又回来报告情况。>
“此必是诱敌之计也。”>
辛评说道:“如我所料不差,南皮陷落的消息已经传到浮阳,公孙瓒心急如焚,想与我们进行决战。可我们坚守不出,因而大开城门,引诱我们主动进攻。”>
治书李历也点点头道:“我觉得也是如此,我们昨日得知的情报,公孙瓒与我们得知的时间应该也是相差无几。”>
“嗯。”>
高览思索片刻,便问道:“那我们现在该如何?”>
辛评笑道:“自然是在营寨中严正以待,现在急的不是我们,而是公孙瓒。只要我们不上当,他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弃城北上,狼狈逃窜。二是主动进攻我们营寨,逼迫我们决战,不然等到明公大军过来,以近六倍兵力围困,他必死无疑。”>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几乎是所有军中将领以及谋士会的一个准则。>
现在公孙瓒大军两万,高览五万人,双方差距并不明显,如果分兵围城的话,会导致兵力分散,因而无法围城。>
而袁绍领六万人,等到他北上与高览会和,则冀州军有十一万大军,差不多六倍于敌,不说将浮阳团团围困,四面攻城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到时候顺利的话,迅速破城攻灭公孙瓒。哪怕不那么顺利,也能将他一直围死。>
不过有一点对于高览来说,还是非常重要。>
那就是公孙瓒急,袁绍也急。>
毕竟这招调虎离山,将刘备引向豫州战场。可争取的时间也就是一来一回那么不到一月的时间而已,甚至加紧行军,从汝南半个月内回青州也不是做不到。>
而攻城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守城方准备得当,里面粮草充足,围困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是常有的事情。>
像历史上袁绍数万大军围攻臧洪不过几千人,打了一年都没打下来,就是如此。>
高览虽然不知道臧洪的事情,但他知道攻城有多难。>
因此他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辛评,于是说道:“军师不要忘记,明公在出发之前,尽量要求我们速战速决,刘备随时可能会回来。”>
辛评想了想就说道:“嗯,这点倒是我疏忽了,只想着如何赢,却忘记了明公也在与那刘备抢时间。”>
“那我们应该如何对敌?”>
高览又问。>
李历道:“既然敌人城门打开,不如干脆领军猛攻?”>
“那也不行,这是明摆着的陷阱。”>
辛评沉吟半天,说道:“将军可令人率军佯攻,同时令人埋伏于城北,等到佯攻之军败退之时,敌人必然追击,此时我们再坚守营寨,与敌人周旋,等到敌人久攻不下,大军出击,则有可能拿下浮阳。”>
“若是拿下浮阳,便是大功一件呀。”>
高览听到这个计策,精神一振。>
公孙瓒在抢时间,想尽快回幽州稳定局势。>
袁绍也在抢时间,想在刘备回来之前将公孙瓒狙杀在渤海。>
历史上他做得很成功,数次击败公孙瓒于冀州、青州、幽州等地,双方打了七八年,最终在易京将强大的公孙瓒困死。>
当时公孙瓒受到刘虞的扶持,统领步兵和骑兵大概两万,后来青州黄巾复起,聚众三十万,被他攻破,俘虏大部分人马和辎重,因而实力大增,不再听命于刘虞。>
而袁绍因为初得冀州,还没有消化,只有数万人,实力远逊色于公孙瓒。>
双方实力悬殊,最终由于公孙越的事情而爆发冲动,导致早期一直是公孙瓒压着袁绍打,一直到界桥之战,龙凑之战,鲍丘之战几次大战,才将局势扭转回来。>
但此时却是两级反转。>
袁绍得到了王芬的全部遗产,所以一开始就拥有了接近官渡之战时全盛时期的冀州兵力。>
公孙瓒的基本盘是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偷萌宝:娘亲,爹爹超有钱
至尊
韩娱之光影交错
光明!
腹黑总裁要抱抱
豪门惊梦:复仇缠爱
听闻先生缺内人[种田]
重生之我的幸福我来定
阴阳师秘录
骨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