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酸枣会盟(1/3)
初平元年二月,青州平原国,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成群结队的士兵,批着小札甲,腰悬环首刀,肩扛长矛,排着长龙往西而去。>
六万大军分为五部,前军为管亥率领的先锋部,总计八千人,当头进入了冀州清河地界。>
中间则是刘备率领的两万中军,有意思的是,黄忠和赵云就在其中。>
中军因为要护卫主将和幕僚集团,所以都是精锐之士,黄忠和赵云在入伍的时候表现优良,就被选入其中,一个由臧霸统领,一个在典韦麾下。>
接着是关羽的左军,张飞的右军,以及牵招的后军。牵招毕竟是刘备青年好友,二人刎颈之交,自然得以信任。>
实际上后军就是辎重部队,除了六万战兵以外,青州还发起了十万后勤,牵招、华歆、简雍、孙乾、氏仪、孙邵等人组成后勤统筹。>
而沮授作为最信任的谋士则坐镇青州大本营,这次幕僚集团只有陈暮田丰和王朗在。>
骑在马上,陈暮对王朗说道:“师兄,此番出山,若能讨伐了董贼,平定了天下,你也该出仕为官了吧。”>
王朗膀大腰圆,腰间悬着宝剑,点点头:“为师君守孝已有三年,确实可以出仕了。”>
“师兄做了多年县令,也该升任太守,不如担任北海相?”>
陈暮给王朗下了个坑。>
王朗翻了个白眼道:“你这厮是要我去找那孔融碰一碰呀。”>
刘备回青州之后,董卓也没有闲着,以天子的诏书四处给他下绊子,首先当然是取缔了刘备的官职,然后疯狂地往青州派官员。>
济南、乐安、平原、北海、东莱、齐国六郡,董卓全都派了人过来。>
其他人还好说,那孔融是当世名士,又是孔家子孙,素来口无遮拦。董卓独揽大权之后,孔融天天指着他鼻子骂,几次差点让董卓想弄死他。>
后来还是李儒出了主意,让这个刺头去北海给刘备找麻烦去。于是董卓很高兴地任命孔融为北海相,让他去青州上任。>
刘备虽然打着天子名义讨董,可现在又有天子诏书将他的职位给取缔了,地位似乎很尴尬。>
不过乱世就是这样,刘备完全可以以这并非天子本意为借口,继续发动进攻。>
如果能处理掉董卓,占据中央,刘备自己也很快就能担任三公九卿,执掌朝廷大权,将来辅佐刘辩再兴汉室也不是不能,根本不必在乎董卓将他的官职给罢去。>
对于这样的未来,刘备还是充满了期待和跃跃欲试。>
都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已经生起了野心。>
也许。>
自己真的可以当个像霍光那样的中兴汉室的权臣呢?>
只要自己不篡位,治理好这天下,将来也如霍光中兴一般,成为一段佳话。>
“那孔融的北海相,不过是董卓指派。董卓假借皇帝之名,胁天子以乱天下,师兄能言善辩,比之那孔融才高得多,却是不能坐视不理,让董卓得逞才是。”>
陈暮笑着说道。>
王朗挠挠头:“你这是让我得罪孔家呀。”>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其实若那孔融好说话,让他做北海相又有何妨,就是他性格乖戾,不好相处。”>
陈暮摇摇头,孔融这个人属于喜欢钻牛角尖那种,性格一意孤行,而且想一出做一出,根本不讲道理。>
偏偏他的身份又比较微妙,是孔子的后代,不太好动粗。>
当然。>
要动粗也不是不行。>
毕竟东汉孔家的地位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曹操要杀他,还不是说杀就杀了?>
只是会坏老大哥的名声,是万不得已才用的办法。>
王朗却轻笑道:“师弟,你让我去找孔融的麻烦,其实是个笨办法,对于他们这些名士世家,你还是了解的不够透彻。”>
“哦?”>
陈暮来了兴趣,问道:“师兄计将安出?”>
王朗笑道:“那孔融跟蔡邕关系极好,为莫逆之交。而且曾经在郑君门下听学,与郑君有师徒情谊。等孔融到青州之后,你就让郑君与蔡邕邀请他去泰山学宫就行,孔融必然欣然赴约,保证不会给青州添乱子。”>
“还有这等内情?”>
陈暮高兴道:“多谢师兄指点。”>
“小事儿。”>
王朗摆摆手。>
其实这层关系就是看你清不清楚敌人的人际圈子。>
陈暮一不是世家人,二没怎么混过名士圈,对这些东西很难有所了解。>
毕竟这不是信息发达的现代,不可能去揪着人家的衣领问你跟谁是好朋友,自然也就无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裁,夫人又胎动了
秦淮人家事
穷小子的逍遥人生
火影之超级杂货铺
小白成长实录
极品乡村神医
异世龙蛇
灵元战纪
网游之狂兽逆天
赵浪姬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