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汉末毒师(1/2)
郭胜是原来的十常侍之一,是何家的同乡,曾经举荐何氏入宫,是何家的贵人。>
可惜后来何进还是打算对他痛下杀手,导致十常侍抱团反杀。>
宫变之时,郭胜原打算是跟着何太后避难。>
结果在路上差点被乱兵杀死,巧合的是,刚好关羽路过,顺手把他救下来,保住了一条命。>
事后郭胜虽然没有被赶出皇宫,但也是被贬为小宦官,日子非常不好过。>
他这个太官左丞,还是王钧见他可怜,想起好歹当初大家也同为常侍,帮他求的,不然郭胜下场更惨,要被发配御府缝制洗补衣物。>
王钧之所以提起郭胜,是因为郭胜与何太后一样,现在日子十分凄惨,而且两人是同乡,必然同病相怜。>
如果何太后去找郭胜的话,也许能说动郭胜,让他作为内应。>
毕竟郭胜现在的情况不太好,要是董太后被除掉,那么何太后也许就有翻身之日,到时候他也能从每日生火做饭的苦日子中解脱出来。>
所以在王钧看来,只要郭胜不满足于现状,就有很大可能会答应这件事情。>
阎忠问道:“此人负责太后饮食?”>
王钧摇摇头:“不是,实际上他只是负责永安宫,何太后与弘农王的饮食,永乐宫那边,郭胜几乎无法插手。”>
“那.....”>
阎忠不太明白,找一个非关键人物的人有什么作用。>
王钧笑道:“郭胜虽不负责永乐宫膳食,但眼看太后寿辰马上就要将至,满朝文武与百官都要参加,太官署上下全体出动,郭胜在这个特殊时期,就能插得上手。”>
平日里永乐宫的膳食是由董太后的亲信负责,可寿宴是个大工程,全宫的各处厨房都会行动起来,到时郭胜就有参与其中的可能。>
“原来如此。”>
阎忠点点头:“我回去之后,便向董卓建议让他派人去与何太后联络,只是一般的毒药,恐怕就算参杂在食物里,也容易被人发觉。”>
“这一点子归早就想到了。”>
侯栩掏出两个小瓷瓶,对阎忠说道:“此两种乃奇特剧毒。”>
“是何种毒药?”>
阎忠问道。>
“这一种是司命让人从西域找来的断肠花汁液,无色,食之只有一点苦味,只需少量即可令人致死,能杀人于无形。”>
侯栩指着第一个小瓷瓶,那是个蓝色的小瓶子。>
瓷器在中国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就有陶瓷,到汉朝时发展虽然不算巅峰,但已经算是寻常物件,并不奇特。>
“真的有这般神奇?”>
阎忠惊讶不已。>
无色无味的毒药是传说,所以无色只有一点苦的毒药,那已经是非常可怕的东西。>
苦味而已,加点糖中和一下不就行了?>
“已经用牛试验过,这一小瓶的量,但足够杀死数十人。”>
“嘶!”>
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毒性,着实猛烈,比之砒霜怕是强上不少。>
“这个小瓶子中的毒药,是司命秘密研制的,有一种苦杏仁味道,闻之令人不太舒服,却可以参杂在香料之中燃烧,让香料中和其特殊气味,所以能做慢性毒药,几日内可致人死地。”>
侯栩又指着红色小瓷瓶说。>
“厉害。”>
阎忠王钧赵琳三人对陈暮的崇拜已经无以复加。>
普通毒药不仅味道难闻,而且根本难以下咽,必须参杂在食物或者酒水里才行。>
比如梁冀毒杀质帝的时候,就是将毒药参杂在蒸饼里掩盖药物气味。>
而陈暮取出来的两瓶毒药都是微量苦味,可比一般毒药强得多,而且毒性也比普通毒药强。>
连毒都会制取,这世上还有他不会的?>
众人十分佩服。>
如果陈暮在这里,肯定是微微一笑。>
汉朝时候的毒药研究还没有到工业时代那么透彻的地步,平时用毒害人,顶多就是砷化物,比如着名的砒霜,学名三氧化二砷。>
三氧化二砷的味道其实也很淡,几乎难以察觉。>
但古代制取纯砒霜的工艺很差,其中会有大量硫化物,因此古时候的砒霜味道很难闻,有浓郁的硫化物气味。>
而后来着名的青化物,则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
但实际上这玩意儿并不需要工业制造,在自然界就广泛存在,如苦杏仁里就有,想制取也简单,用水提法,将这些存在毒素的植物汁液收集起来提纯一下即可。>
具体操作方式就不赘述,反正提纯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吻安:顾先生!
镇阴人
时空电话亭
王爷妃要翻身
一品狂妃太嚣张
万界侦探社
和离后:与前夫活成对照组
雷纳和他的战姬军团
再世闻仙香
校园修真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