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1/3)
汉灵帝搞平衡权术手段其实一直不弱,包括废皇后,立鸿都门学,打压世家,提拔寒门,分何进权等等。>
他在位的这二十多年,除了早期还小的时候,由王甫候览掌权,与党人发生了激烈冲突以外,等他长大之后,权力基本就牢牢控制在手里。>
虽无治国安邦之才,可帝王心术却一套一套的。>
陈暮这一计调虎离山,可谓打在了何进的七寸,让汉灵帝也十分满意。>
他乐呵呵地说道:“子归此计甚妙,又为朕立了一功,朕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奖赏你。”>
陈暮拱手笑道:“为陛下尽力,是做臣子之本份,怎么能奢望奖赏。”>
“有功不赏,岂不是让功臣寒心?”>
汉灵帝沉吟道:“上次朕想为汝父封侯,你竭力不愿。这次就不许再推辞了,朕封汝父为中散大夫,都亭侯,择日来洛阳赴任吧。”>
陈暮心中一沉,脸上却平静地道:“陛下恩德,臣没齿难忘。只是臣父老迈,又失了一条腿一只手,恐难以奔波。”>
拒绝了?>
汉灵帝想了想,也确实,失去了一条胳膊一条腿,再千里奔波来洛阳,是不合适,更何况作为海内闻名的大孝子,陈暮也有足够的理由反驳。>
想到这里,他便赞许道:“子归确有孝心,既然如此,那就先这样。子归结义兄长刘玄德,屡立战功,担任济南相也有三年了,功勋卓着,今年也该调任洛阳,担任朝官。”>
“臣代兄多谢陛下。”>
陈暮微笑道:“我兄长刘玄德亦为陛下族弟,忠于汉室,闻陛下相召,必然欣喜,恐怕早就翘首以望,等着进京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了。”>
“朕这族弟平黄巾,战张举,除叛乱,战功赫赫,以前却只是闻名,还从未谋面,现在也该见一见了。”>
汉灵帝躺回了木塌上,慵懒地摆摆手:“子归,尚书台事物繁忙,你去吧。”>
“臣告退。”>
陈暮低下脑袋,起身拱手一礼,倒退着出去。>
转过身去,原本的笑容瞬间变得冷漠,目光中透露着丝丝寒意。>
帝王心术,平衡之道。>
我还没成为一股世家力量呢,只是几个结拜兄弟,就让你感受到了威胁吗?>
不过陈暮倒也知道,汉灵帝不是在针对他,而是权力使然。>
当初党人气势壮大的时候,汉灵帝附和宦官打压党人,开启党锢之祸。>
后来宦官权力大,同时也因为宋皇后的事情,让汉灵帝开始疏远王甫与候览等人,他就提拔阳球,将王甫弄死,最后再将阳球处理掉,以此来达到平衡。>
再加上多番举措,打压太学,在西园卖官,罢免袁家,在杨赐死后消除世家影响力,将官僚体系打得支零破碎等等。>
如此不管是宦官还是党人亦或者世家,手中的力量都大为削弱,汉灵帝从中渔利,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从这一点上来看,汉灵帝几乎是从权利斗争中成长起来,有这样的手段和能力,并不奇怪。>
现在刘关张陈四人的青州集团,俨然在朝廷当中也算是冉冉新生的一个小政治团队。>
陈暮执掌尚书台,管理天下政务。>
刘关张坐镇地方,一方诸侯。>
更别说青州上下都是泰山学宫出来的官吏,以郑玄马首是瞻,而郑玄又十分欣赏刘备和陈暮。>
主要也是陈暮在青州的施政,非常符合郑玄的思想。>
如打压豪强,帮助寒门进学,严禁土地兼并,照顾小农经济,等等举措,都让郑玄很满意,对他们推行的政策也是大加赞赏。>
如此一来,青州几乎铁板一块,刘关张陈四人都快变成青州的土皇帝。>
作为天子,汉灵帝自然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因此,把陈暮调回中央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把刘备调来,拆散四人集团,将主心骨剔除掉。>
轻描淡写,就将如今朝廷插不进手的青州集团打散。>
汉灵帝这一招擒贼擒王,可谓老谋深算,平衡之道玩得非常厉害。>
难怪他说要把陈暮将来调去扬州,还大方地要让他做扬州牧,原来早就想好了人质的人选。>
不过汉灵帝肯定不知道,这些手段其实是无伤大雅的事情。>
因为他再怎么精明,也预料不到自己的死期。>
毕竟一个无法控制自己 的人,再怎么精明,其实最终还是会倒在自己 之下。>
回到尚书台,陈暮开始处理今天的政务。>
没想到廷尉吴恭在等他。>
在明光殿偏殿,也就是自己办公室看到吴恭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始皇假死:我篡夺皇位
我当上门女婿的那些年2
长安有劫
万古第一婿
从密修学院僧开始
精灵岂是池中物
诡医仙道
野蛮王座
暗月战纪
误入豪门,霸道总裁赖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