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解馋(2/2)
紧把手缩了回去,大拇指都出血了。田原拉过三哈子的手,将大拇指上的伤口挤了挤,又挤了几滴血出来。田原叫三哈子在塘里洗了手,三哈子一边洗一边嘀咕着倒霉。几人又轮换着洗了手脚,田原把甲鱼交到三哈子手里,甲鱼碰到狠人,早就把头缩了进去。三哈子心的接过甲鱼,看着足有三斤多重的肥大的甲鱼,三哈子又高兴了起来。
到了田原家,几个人迫不及待的忙碌了起来,大牛杀蛤蟆、二狗子生火、三哈子打水。田原把甲鱼放院子里的水缸里养着,拿着刀,去收拾几条鳝鱼。院子里的水缸很深,水只有半缸,甲鱼跑不出来。田原拿过一条约莫三尺长的薄薄的木板,在木板的一头钉了口钉子,钉子钉到底,木板的另一边露出钉子头。田原将鳝鱼头部依次挂到钉子头上,一手拿着刀,一手牵着鳝鱼,沿着鳝鱼的脊背一刀划下,又从头一刀斩断脊骨沿着脊骨的另一边划下,这样鳝鱼连骨头带内脏都被刮得干干净净。田原顺手在鳝鱼身段上连划几刀,去头去尾巴,一条鲜活的鳝鱼转眼间就变成了去了骨头的鳝片。如法炮制,一会儿功夫,三条鳝鱼全都收拾完毕。
收拾完鳝鱼,田原又去帮大牛杀蛤蟆。左手抓住一个蛤蟆,右手一刀斩掉头颈,扣住颈部破口的蛤蟆皮,往下一拉,就像脱衣服一样,整张蛤蟆皮就被剐了下来。然后一把撕掉内脏,将蛤蟆斩成两断,一个蛤蟆就收拾完毕。田原觉得杀蛤蟆很有一点残忍,在前世他是不吃青蛙的。可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在这个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填饱肚皮都很困难,所以只要是能吃的东西,都算作是口粮,田原也只有入乡随俗了。
蛤蟆洗剥干净,跟鳝片一起拿到了田原家的灶台上。二狗子早生好了火。田原将鳝段倒入锅中,干锅、火慢慢煸炒,直到把涎水煸干,添起来放在一边。锅里倒上菜油,大火烧开,倒入蛤蟆和鳝鱼爆炒,加几片蒜瓣,再加入几个干辣椒,撒上盐,烹上酱油,加适量水,盖上锅盖焖起。鳝鱼和蛤蟆都比较容易熟,须臾锅内水干就可以起锅了。田原添了一碗放在碗柜里,留给爹妈,对此伙伴们都没有什么意见。剩下的添了满满两大钵子,几个人拿过筷子,大快朵颐。
那蛤蟆肉似鸡子一样鲜甜却又比鸡肉更加鲜嫩,难怪又叫做田鸡了。鳝鱼亦鲜美无比。前世中田原做菜佐料很多,也没少烧鳝鱼,但却从来都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鳝鱼,可见还是原材料最为重要。大伙儿一拥而上,扫荡一空,一个个咂吧着嘴吧,舔着舌头,意犹未尽的样子。所谓半大子,吃穷老子,估计就是还有两钵子蛤蟆,这几个人也能够撑进去。但吃的就是这个兴致,兴致一过,就算没有饱足,谁也不愿意再去抓蛤蟆了。于是乎,约好下次抓蛤蟆的时间,然后各自回家睡觉。田原把那只大甲鱼捉了出来,让三哈子拿了回去。三哈子家姊妹比较多,生活比较困难,田原捉到野物、鱼虾什么的都要分三哈子一份。送走众人,田原自己则回瓜棚守瓜。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外国人把技术搞去,做了枪炮,而中国人呢,做了几千年的鞭炮。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游击队缺少弹药,在铁桶里放鞭炮,赶鬼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个点子最早是宋青书发明的。
西瓜人人都爱吃,畜生也爱吃。田原家的瓜田因为在山脚边,晚上总有猪獾、狗獾、刺猬什么的出来偷瓜。它们都很聪明,形体又,走路无声,所以很难发现。而且它们都挑大瓜好瓜吃,田氏不知道有多心痛了,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人总不能整晚上不睡觉,围着田边转赶畜生吧。宋青书想了个好办法,他把晒干了用来熏蚊子的艾蒿用稻草扎成长条把子,扎得紧紧的,每隔三、四寸远就塞一个炮仗进去,然后把艾蒿把子放在田边点。约莫半刻钟,着的艾蒿把子就会把炮仗点着,啪的一声响,过半刻钟又啪的一声响,周围的野物受到惊吓,一晚上都不敢来。这个法子用了好多年,直到田原练功有成就没有再用了,来的野物全都被田原生擒活捉,成了他家的盘中餐、口中食。多年以后,田原一想起父亲炮仗赶野物的点子,嘴角边都不自觉的泛起一丝笑意,心中充满了对父亲聪明才智的敬佩之情。
田原内功有成就之后,宋青书就教他轻功提踪术和临敌应用之术。武当轻功梯云纵、武当拳术、剑术威震天下,但这些武功宋青书全都不敢教。若是这些武功由田原使出来,那田原身世和宋青书的身份就会曝光,事关武当派颜面和宋青书的身家性命,所以宋青书不敢以身犯险。至于武当九阳功属于内功的范畴,而田原修习的也不止这一种内功,倒不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宋青书只是教田原发力、借力以及内力运用、临敌应变的技巧和法门,其余武功一概不教。而太极拳则是个例外,是年武当太极拳风靡天下,普通的武师都会打。至于如何应用宋青书也没搞得很懂,只能稍加指引,其余全靠田原自己领悟。所以,除了守瓜,每天后半夜,田原其实都要在村后的仙人山中练习轻功和拳术。
本章已完成!
至尊股神
港夏烈吻
霸总宠妻日常
浆糊百分百
竟然是直播
绝对静默
丑妃无敌:王爷请接招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重生之带娃开黑
景少你家白糖又上热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