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过年(2/3)
打造三人的兵器那是绰绰有余的了。拿出铁球之后,四位庄主及田原几人试了试它的硬度,不料刀劈斧砍之下却没能在铁球上面留下丝毫的痕迹,倒是崩坏了好几把刀斧。众人这才叹服,不愧是岳武穆所留,真乃是神铁。这所谓神铁其实是岳武穆收集的天外玄铁,熔炼之后铸成了九个铁球,后来因为没有时间打造兵器而收在了九鼎之中。
其实若是打造寻常的刀、剑等兵器,一个铁球就足够了。但是田原手上有岳武穆留下的奇门兵器谱,自然要为三位哥哥打造最适合他们的奇门兵器,再也该为几位庄主打造几件像样的兵器不是。按一千斤铁那要打造多少件兵器啊,但是你若是看过那岳武穆留下的奇门兵器谱,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此刻田原正拿着那奇门兵器谱在那里发苦呢。只见那兵器谱上记载着这么几件兵器:
擂鼓嗡金锤,双锤,单个重五百四十斤;
紫金八宝锤,双锤,单个重四百斤;
八瓣莲花锤,双锤,单个重三百六十斤;
金瓜破冰锤,长兵锤,重五百四十斤;
盘古开天斧,长兵斧,重四百八十斤;
蘸金宣花斧,长兵斧,重四百斤;
凤翅流星鎲,长兵鎲,重三百六十斤;
破阵斩将刀,长兵刀,重两百四十斤;
青龙偃月刀,长兵刀,重一百六十二斤;
回旋旋风斩,长兵斩,重一百零八斤;
暴雨梨花枪,长枪,重五十四斤;
坎离双股剑,短兵双剑,单个重十斤零八两;
神臂排云弩,远程单手弩,弩重十六斤,箭重五两四钱。
这一十三件奇门兵器有一些大家比较熟悉,也都有来历。像那排第一的“擂鼓嗡金锤”,是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的独门兵器;“凤翅流星鎲”,隋唐第二条好汉宇成都曾经用过;“青龙偃月刀”是关老爷的兵器;“坎离双股剑”刘备曾经用过。那“暴雨梨花枪”是岳武穆当年曾经用过的兵器,又称“沥泉枪”。那“神臂排云弩”更是大大有名,乃是当年诸葛武侯所创诸葛连弩的改进版。
田原为三位哥哥选的是“凤翅流星鎲”、“回旋旋风斩”、“暴雨梨花枪”。之所以选这几件兵器一是因为董雷三人比较喜欢;其次,这三件兵器比较适合三人的武功路数;第三,这三件兵器确有其奇妙之处,便于携带,适合于江湖行走。当下,招集高手匠人等,将铁球熔了,打造兵器不提。
岳武穆留下的奇门兵器谱上的一十三种兵器全部都是适合战阵之用,但又全部都不适合在军队中普及。你试想那最轻的单手弩都重一十六斤,寻常军士根本无法使用,更毋庸谈那前面几件动辄数百斤的兵器了。在这一十三件兵器中,锤类兵器就占了头四件,可见在两军阵前,锤类兵器确是当之无愧的霸主。问题在于锤类兵器如此沉重,又有几人能够拿得动?据当年岳武穆军中就有“四猛八大锤”,岳武穆的长子岳云就是使的“八瓣莲花锤”(俗称“亮银锤”),另外还有三员使双锤的年轻骁将。这“四猛八大锤”跟随岳武穆军中征战沙场,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也难怪岳武穆对这锤类兵器如此的推崇了。
这“凤翅流星鎲”、“回旋旋风斩”、“暴雨梨花枪”三件兵器的奇巧之处就在于它的构造了。由于岳武穆收集的玄铁密度太大,这就直接导致了鎲杆、枪杆什么的只能是空心的铁管了,否则就算只是一根柄杆都要远远的超过兵器本身的重量了。虽然空心铁管的铸造远比实心的要困难,却更加的便于设计奇巧的机关了。
这“凤翅流星鎲”分开是一对五尺长的短戟,合在一起,将戟杆下拉两节,就变成了一杆身长一丈二的大鎲。
而“回旋旋风斩”分开则是一对四尺长的折叠双刀,将刀柄对在一起一扣一拉,就变成了一把刀刃在两头(一正一反)、长达八尺余的双斩刀。这“回旋旋风斩”无论马战还是步战都是威力无比的利器,只是需要高超的操作手段,否则很容易伤到自己。
这“暴雨梨花枪”全长一丈二,枪尖锋刃长一尺五寸,杆长一丈五寸。将枪尖内缩,枪杆拉开,就成了一根三节棍,每节长三尺五寸。将枪尖放出、枪杆内缩,又变成了一把五尺长的短刺。
所以,这三件兵器既是适用于纵横战阵沙场的利器,亦是适用于行走江湖防身之用的神兵了。
尽管岳武穆的兵器谱上有着详细的规格、尺寸以及打造方法,工匠们只需要依照葫芦画瓢,但五位能工巧匠依然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将这三件兵器打造完成。但这两个多月里几人也没有闲着,而是将这一十八式“凤翅流星鎲法”、三十六式“回旋旋风斩法”以及七十二式“暴雨梨花枪法”操练娴熟,甚至连那戟法、刀法、棍法、刺法也都练得烂熟。其实这短兵之法亦是那长兵操作的基础,所以学起来也并不矛盾。
相信不大家也都明白这三件兵器各自的所属了,董雷武功刚猛,用的当然是“凤翅流星鎲”;夏雨武功比较中正平和,用的自然是“回旋旋风斩”;花云武功偏重轻灵,中意的肯定是“暴雨梨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佛系妖仙天然呆
2003重头再来
弃女张狂那又何妨
悍妃嫁到王爷死开
异形起源
修真秘史
魔尊狂宠:废柴三小姐
洪荒东皇
我给崇祯当老师
无尽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