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3)

嬴政的撇了一眼垂首的李斯,然后开口道:“不知李丞相有何高见?”

果然,嬴政的一席话,立刻让所有跪下去的群臣把目光都投向了李斯这个百官之首的大秦权相。

要知道陛下有许多国策,全都由李斯一手策划操办,如果李丞相能够与自己等人一同谏言陛下,必能让陛下止兵养民。

李斯心中暗暗叫苦,陛下这是把自己推到了刀剑之上啊!

若是迎合圣心,这些官吏必然对自己心生成见,自己必然要落个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媚主求荣的臭名。

可若有违圣心?

陛下已对自己有芥蒂之心,他并非愚蠢之人,早已心有所感,否则陛下也不会南巡路上,便将自己率先打发回来了。

很快,左右权衡一番,李斯心中便有了定计,当即站了出来,对着嬴政拱手一拜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御史大夫所虑,并非没有道理。天下久经战乱,民生凋敝,百姓生活,拮据清苦,乃是天下之共识。”

李斯先是恭维一番陛下,然后又表示御史大夫茅焦所言有理有据,却始终不肯道出自己的观点。

嬴政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李斯,身居高位,已经让他,开始发生了微妙变化。

少了锐意进取,多了圆滑世故。

扫灭六国只是开始,并非终点。

冯去疾之言虽有理有据,自己岂能不明白?

可却只是片面之词,天下一统之前,七国之民徭役就少了?

诸国混战,各国百姓不但要服比现在繁杂更多的徭役,更是要家家户户男丁上战场,战死者何止百万?

无论是开山凿渠,还是铺桥筑路,皆是利国利民之策。

况且战乱刚刚平复,若没有朝廷徭役在身,又有几家人能够吃饱饭?

又要饿死多少人?

服徭役者,多为青壮,朝廷给饭吃,减少天下百姓负担,造福各地,此乃良策,非暴虐之政。

若是让这些人挨饿,横竖都是死,岂不是给帝国添乱?

六国甲兵归田,不给他们吃饱饭,不给他们找点事做,难道要让他们造反不成?

迂腐!

如今天下归一数载,荒田大多皆归复,天下秩序欣欣向荣。

各种工程也已经暂停,自己本就准备打通西域走廊,攻占雒越,寻得占城稻之后,便养民于田。

“李丞相的意思是冯去疾所言在理,朕是无道暴君,横征暴敛,涂炭生灵的昏庸之主?”

嬴政撇开杂念,目光深邃的看着李斯,语气不温不火道。

李斯当即跪了下去,连忙请罪道:“陛下,臣万死也绝无半点不敬之心。”

“喔?那朕就不解了,李丞相之前所言何意?”

嬴政看着跪在大殿之上,匍匐颤抖的李斯,冷冷质问道。

虽已是冬季,可李斯感觉自己的后背衣衫皆被汗水浸湿,他知道陛下这是在逼自己表态。

陛下不喜欢这个模糊两可的回答,自己实在太自作聪明了。

“陛下,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地域广阔,入我大秦,不亚于巴蜀天府之地,必能成为大秦帝国又一座粮仓。”

“月氏人占据的西海大草原,以及祁连山草原,皆是水草肥美之地,若是能够收归帝国,再加上河套大草原,足以让帝国供养数十万大秦铁骑。”

李斯匍匐在地,不敢再耍滑头,连忙道。

“陛下,我泱泱大秦,幅员辽阔,人丁兴旺,陛下雄才大略,蒙恬大将军与王贲大将军骁勇善战,区区胡狄岂能抵挡大秦之兵威,臣觉得李丞相所言在理。”

“陛下,雒越地处大秦南方,南方不定,则要大量军队布防,若能一举定鼎南疆,自此大秦南方再无边患,实乃千秋伟业。”

“陛下,臣赞同。”

李斯权倾朝野,位极人臣,在朝中门生故吏遍布。

他一开口,那些原本静观其变的官吏,有一半都出言反驳御史大夫冯去疾,支持帝国西征。

“你们觉得呢?”

嬴政吧目光投向那些仍旧静观其变,想要两不得罪的大臣,询问道。

剩下的一半群臣见陛下把目光投了过来,当即低下头。

“陛下圣明,臣赞同西征,毕其功于一役,为后世子孙永绝后患。”

他们无不是满腹经书,混迹官场数十载,到了现在若还看不出陛下决意西征月氏,那他们就白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徒儿快下山,你师姐等不及了 神级穿越者 聿少的暖婚甜妻 田小姐和宋先生 病美人 萌宝入怀:摄政王的神算小卦妃 精灵甜心太鬼马 长生大秦 魔修的都市生活 穿入洞房,农家丑女要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