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1/2)
( ) 近来,徽宗的心情很是高兴。
刘皇后喜滋滋地告诉他,大宋酒业已经开张月余,而银子入流入速度,一点也不比暖阁的吸金能力差。
大宋酒业的酒赚钱是肯定的,因为这个酒太好喝了,徽宗是亲自品尝过的。
徽宗从未尝过如此暴烈的酒。
一开始喝不太习惯,但几杯酒下肚之后,就如同坐云端飘飘然。
第一次喝这个酒,徽宗就跟着宗舒去了“潇潇暮雨”花茶坊。
在酒的作用之下,徽宗和李师师很快就来了感觉。
回到宫里,徽宗再喝那些所谓的御用酒,简直跟白开水似的没滋没味。
自然,大宋酒业的酒成了徽宗的最爱。
皇帝最喜欢喝的酒,大臣们很快就知道了。
于是,大宋酒业就没有做宣传,烧酒就成为达官贵人家中的必备。
这一瓶酒,大宋酒业卖二十两银子。
即使如此,这酒也是供不应求。
刚开始,大臣们觉得未免太黑!
就算是麯院街酒坊生产的好酒,银瓶酒卖到七十二文一斤,羊羔酒卖到八十一文一斤。
而大宋酒业的酒,贵得令人砸舌。
但这种酒喝了,让人欲罢不能。
宗舒让林灵素在这种高端酒里适当添了些鹿血,这玩艺具有壮阳之功效。
垄断高端市场,宗舒还推出了中、低端酒品。
高端酒命名为“天时”,中端酒为“地利”,低端酒为“人和”。
最高端的用玻璃瓶,中低端的就用瓷瓶来装。
仅仅是一个月时间,大宋酒的三种酒就成了人们的宠儿。
如果不准备大宋酒业出品的烧酒,就不好意思宴请客人。
有几个言官看不过眼,弹劾宗舒私开酒禁,属于违反朝廷律令,要严加惩处。
对这样的奏折,徽宗根本不予受理。
这些言官由于职业性质,很少有其他官员与他们主动接触,所以信息来源并不广。
根本不知道大宋酒业是宗舒与刘皇后合作的。
宗舒马上给大宋酒业说,凡是御史台的官员买酒,一律不卖,给再高的价格也不卖。
主连陈过庭买酒,也不行。
没办法之下,陈过庭只有从徽宗那里顺走了半瓶酒,一喝之下,赞不绝口。
为此,陈过庭专门找到太子赵桓。
赵桓给宗舒一说,宗舒就解除了这道禁令。
其实,宗舒就是想给这些言官们一点颜色瞧瞧,别一天到晚没事盯着自己。
如果言官们真闲得蛋疼,可以去盯蔡京、蔡攸、童贯们,他们的把柄多了去了。
哪怕是蔡京、童贯这样的权臣,一般也得给陈过庭几分面子,不到万不得己,不要与御史台翻脸。
而宗舒还是那副混不吝的样子,如果不是太子出面,陈过庭及所属官员恐怕只能蹭别人的酒喝了。
……
珠珠嫁给宗舒,日子已经定好了,作为徽宗最爱的女儿,各类嫁妆一定是很丰盛的。
如果在一年之前,徽宗和刘皇后恐怕会作难,毕竟给女儿嫁妆,是从内库里支出的。
那时,内库十分紧张。大宋立国以来,一年前的内库是最少的时候,基本都快见底了。
而现在,徽宗和刘皇后一点都不担心,为珠珠准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完全可以做到。
刘皇后对于这个准附马越来越满意,宗舒说要承担所有的嫁妆,如果要陪嫁妆,就让徽宗多给他画些画、题些字。
自多金人的国主病死之后,金国也没见有什么消息传出。
攻打辽国的金军也并未撤回,辽与金在战场上暂时形成了均衡之势。
西夏、吐蕃等国也都不见有新的动作,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
刘皇后报告了大宋酒业的喜讯,徽宗也高兴地说起了两件事。
一个是缨络嫁入金国的事情,金太祖一死,完颜绳果就会继承皇位,那么缨络就成了金国的皇后。
这样一来,宋、金两国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巩固。
据童贯分析,宋金两国关系巩固,辽和西夏可能就再也不敢犯边。
宗舒组织的“大宋自愿军”正在训练,适时帮助辽国,这样就能处理好辽国的关系。
今后,大宋的精力可用于进攻西夏,收复河西走廊。
吐蕃那里也可以腾出手来随时敲打敲打。
另一个是,梁师成的火柴厂建成投产了,形成了量产,今日就要正式开业。
徽宗从内库里拨了五千两银子,用于支持梁师成的火柴厂。
据童贯和赵构说,为了皇家火柴厂的生产,他们都投入了至少一半的积蓄。
除了童贯和赵构,其他的官员也知道了消息,知道这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也都纷纷拿出银子投进来,享受分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装一片海阔天空
大唐山海行
动力之王
狂猛战神
暴法狂装
战炮岁月
重生农门闺
美女的贴身保镖
大家都来打鬼子
官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