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辩驳鬼才李承风!(1/2)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看向李承风。>
此刻的李承风,孤愣愣的站在朝堂之上,没有大臣出来帮助李承风说话。>
也没有人敢帮他说话。>
李世民看在眼里,也是疼在心里。>
他才六岁,原本只要好好的在皇宫内过着大唐八皇子的安逸生活便可,可偏偏,这娃子太能闹腾了。>
如果不消消他的火气,指不定再过两年,就飞天上去了呢。>
所以李世民决定了,这次,他绝对不会在心软,绝对要好好惩罚李承风一番。>
因为,这是对李承风的未来好。>
他现在年轻气盛,容易夭折。>
他现在要做的,是韬光养晦,安静的做一个儒雅之人,而不是整天咋呼咋呼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又搞出什么鬼名堂来了。>
这样,确实有利于提高李承风在大唐的知名度,但久而久之,他也容易碰壁,容易和人结仇,遇见敌人想要报复他。>
就比如说,李承乾妒忌李承风从前陷害他的那件事情,这就是一个前车之鉴了。>
就连太子都开始嫉妒李承风的才华了?还有谁不会妒忌他呢?>
而李承风沉思了一会儿后,他微微摇了摇头,道:“父皇,我觉得你说错了!”>
“朕说错了?好,那朕便听听看,风儿你的说法,如何是对的?”>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霸气外露,等待着李承风开口。>
满朝大臣都低着头,不敢说话,因为刚才李世民曾暴怒过一段时间,把所有的大臣都骂怕了。>
但他们怕李世民,这不代表李承风怕。>
李承风自信十足,侃侃而谈,开口,道:“父皇请听儿臣一言!”>
“首先,突厥和吐蕃,本就是大唐的敌对之国!儿臣坑杀了突厥两座城池的士兵?难道是儿臣做的不对吗?难道说,儿臣一定要妇人之仁,放了突厥的士兵,然后让他们去杀大唐的百姓吗?”>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儿臣如果不杀他们,那么就是他们杀我们大唐的百姓,所以他们该杀,该死,否则死的就是我们大唐边城的百姓!战场之上,生死无量,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这一点小小的道理,儿臣还是懂的!”>
“难道,突厥杀害我们大唐的百姓,还杀的少吗?儿臣这样的做法,又有什么错误吗?”>
“嗯,八皇子说的有道理啊!”>
李承风说完之后,开始有大臣附和了起来,他们认为,李承风这样的做法是没错的。>
李世民眯着眼睛。>
李承风继续开口,道:“另外,儿臣坑了吐蕃和突厥的钱财?那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为,儿臣高价收购,高价卖出,做的是生意和买卖,所谓,无奸不商,你们大可叫我一句奸商,但如果不是吐蕃和突厥人过于贪婪,他们会被我坑吗?”>
“而且,儿臣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战术,儿臣断了大唐和吐蕃军队的粮草,让他们的战士饥饿的无法战斗,也算是间接性的,改变了肃州城一战的战况!否则父皇不会真的以为,我们凭借两三万的兵马,就能和吐蕃与突厥二十万的大军抗衡吧?如果儿臣不那么做,或许肃州城就像今天的幽州城一样,被吐蕃和突厥攻破了!”>
“第三,松赞蓝月不是我拐来大唐的,父皇,饭可以乱吃,但是话可不能乱说哈!”>
“叮,来自李世民的白眼,淘气值+288!”>
李世民看着站在朝堂之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李承风,不由甩了他一个白眼。>
这娃,口才实在是太好了,逻辑清洗,思维通透,把所有的事情,都分析的头头是道。>
期间,李世民也想反驳李承风,但他听着听着,又觉得,好像李承风说的是这么个道理,自己无法反驳了?>
李世民想插话,但李承风一直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导致李世民根本无法打断李承风的话语,只能安静的听着。>
这小家伙,应是把大唐皇帝对他的审判,变成了一场个人的辩驳赛,脱口秀演讲了?>
见李承风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诸位大臣居然也开始赞同起了李承风的说法,而李世民也是耐心的听着李承风讲完。>
李承风继续道:“唉,这年头,好人难做啊!我们在肃州城,三千兵马对抗吐蕃十万大军,守住了肃州城南门有功不说,居然还要被皇上指责?说我不该和吐蕃打架?不该坑他们的钱?好,那我们现在心软他们,你们看看他们会心软我们大唐人吗?”>
“狗就是狗,哪怕你永远对他好,教育着他,屎不能吃!但当你不在的时刻,狗还是要四处去找屎吃……”>
“噗……”魏征捂住了嘴巴,偷偷笑了起来。>
李承风这个形象的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三千道经,我成了圣人
大宋主神王爷
三国之召唤猛将
贫穷限制了我的力量
民国宗师
豪门婚怨:前夫请滚开
他是一只猴子
我比阿p还能整活
暗黑之原罪
殿下太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