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礼尚往来(1/2)
李知府记得,上回提及顺天府尹,霍家侄儿讲府尹大人二话不说就逮了安国公世孙。>
安国公府,开朝传至今日的国公府,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了。>
给他一万个胆子,他都不敢抓人家的世孙。>
庶孙都不敢!>
笑话,他是当官的,不是冲锋的,乌纱帽宝贵,性命更宝贵!>
皇城脚下、顺天府衙,出点什么事儿,得跟皇子皇孙们打交道,没点儿背景想在那里如鱼得水?>
听听霍大人那侄儿前回说的话,牢房里的阴狠招式,一套接一套的。>
还有什么把犯人射着玩……>
纨绔里的纨绔,不像话里的不像话!>
也许人家只是说说,没有做过,但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有耳濡目染的缘故。>
京里那些簪缨子弟,天知道都在胡闹些什么。>
等他坐在顺天府的大椅上,真遇上了这些子弟,他管不了。>
反正一句话,那顺天府,他是吃不消的。>
李知府稳了稳心神,斟酌着要如何回应霍怀定才合适,话到了嘴边,一个激灵,悟了!>
霍怀定想调的是他李知府吗?>
刚刚在书房,霍大人观察底下人,看得最多的分明是温子甫!>
这两家十有 是要结亲,霍大人此举是提携姻亲,跟他李知府压根没关系。>
不过是话赶话,逗逗他。>
当然,也是给他一个面子。>
巡按大人来了一趟,临安府里有人升迁,升的是同知,没府尹什么事儿,传出去了,他脸面上讪讪。>
若是他自己拒绝的,那又不一样。>
霍大人真是十分之体贴、周到了。>
思及此处,李知府赶忙站起身来,躬身行了一礼:“下官感谢大人抬爱,只是下官在临安的抱负还没有实现。”>
李知府洋洋洒洒地,说着他三年前定下的计划。>
治下城镇,商业要如何,水利又要如何,收成要达到多少。>
借此机会,他一样一样说给霍怀定听。>
“现在还差一点,估摸着再一两年,就差不多了,”李知府道,“下官做事得有始有终,调任顺天府,就辜负了治下百姓和官员对下官的信任了。>
不过,下官想向大人推举一人,就是我们临安府的同知温子甫,他做事勤勉仔细,很是靠得住……”>
霍怀定放下碗筷,靠着椅子听李知府说话。>
他来临安好些天了,直到现在才发现,这位李知府比想象中的还有意思。>
机灵、脑子快,看得到台阶,该上就上,该下就下。>
不仅摸清楚了他的想法,把温子甫夸出了花来,还顺带叫卖了一下自己,抓紧机会表现。>
那推出来当借口的计划,能这么顺口就说,可见平日对治下状况也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霍怀定一面想,一面听,没曾想,这李知府说到最后又拐了个弯。>
“都说人往高处爬,下官其实也是想在京中一展拳脚的,”李知府搓了搓手,笑容可掬,“下官对工部的活儿比较擅长,尤其是水利那块,有些心得,等下官实现了对临安百姓的承诺,若有机会能到工部历练,也是挺好的。”>
霍怀定抚掌大笑。>
看看,这就是人才!>
知道给自己谋路子,还谋得让人半点不反感。>
“对水利有心得?”霍怀定问,见李知府点头,他便道,“那你写一篇临安府水情利用、改善的文章,我带回京里给工部的人看看。”>
李知府喜笑颜开,赶忙应下。>
文章一定得写得漂亮,能不能进六部,之后再往上晋,就看这了!>
比起在衙门里应付一堆人与事,还是工部更适合他。>
李知府又意思着用了几口饭,先退了出来,哼哼着曲儿寻了温子甫。>
他拍了拍温子甫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道:“老弟啊,贤弟啊,时来运转了呀!”>
温子甫听不明白。>
李知府大笑:“过些时日你就知道了,改日飞黄腾达,不要忘了提携老哥一把。”>
温子甫:“……”>
谁跟李知府说,他们先前的账已经扯平了?>
温子甫按了按眉心,罢了罢了,他们定安侯府这一年来倒霉事情太多了,运势不好,他就不跟李知府计较了。>
另一厢,霍以暄搁下勺子,一脸嫌弃地看着眼前的汤圆。>
霍以骁睨他,呵了一声:“跟你说了不要点。”>
霍以暄撇嘴。>
他们两个点了不少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决战大洋
臣妾做不到
养兽成妻:忠犬三少,狼妻要变身
九天武帝
诸天万界之帝国崛起
重生学霸的妖艳人生
我大概率不是人了
被渣重生后我在修仙界内卷成第一
我剑无敌
七夫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