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他听着有些头痛(1/2)
用于嬷嬷的说法,仇珉对儿子仇羡,还是十分关切的。>
仇家人丁不兴,仇珉早年离乡求学,袁州老家的那些亲戚,五服之内的很少。>
这么多年,他就得了仇羡这个一根独苗苗,岂会不喜欢?>
夫妻之间生了矛盾,但也不是什么你死我活、有你没我的仇怨。>
仇羡一定要跟着母亲,仇珉也不可能硬生生就把母子拆散了。>
仇胡氏当时那么个激动状况,眼睛睁开发现儿子不见了,指不定发疯。>
因此,仇珉赴任前,曾细细叮嘱过于嬷嬷,看顾好仇胡氏和仇羡,分隔两地,让仇胡氏能冷静冷静,过几个月,他服个软,于嬷嬷多替他说说好话,把母子两人再接去袁州。>
计划是好的,可实施起来,却不尽如人意。>
仇珉一封一封家书写回来,仇胡氏一封一封点火烧掉。>
于嬷嬷愁坏了,好话说尽,仇胡氏都没有一丝心软。>
有一回,于嬷嬷受不住,直接问仇胡氏,与其这样,为何不和离?>
仇胡氏没有回答。>
最让于嬷嬷难过的是,仇羡的性格也越来越偏了。>
他开始烧书。>
他说,都念完了,记住了,学会了,书没有用了,就烧了。>
再后来,他把仇珉从袁州给他捎来的礼物亦都烧了。>
一旬里,母子两人加在一块,能烧上五六次。>
于嬷嬷放弃了劝说,只每次替他们收拾残局。>
直到有一天,于嬷嬷在水缸里发现了一些细小的硬物,她起初没有意识到是什么,直到抬起头来,看到廊下的鸟笼空空……>
她一屁股坐倒在地上,一股难以言说的恐惧包裹住了她。>
自那之后,于嬷嬷就时不时病上几天,她想称病回乡休养,不敢再伺候这对母子了。>
也是巧了,仇胡氏想要搬到京城生活,于嬷嬷便让女儿来接她。>
仇胡氏搬家的动作算快的了,但从起意到出发,也有一个半月。>
这些日子里,于嬷嬷从灰烬里发现过大大小小的碎骨头,有些像麻雀,有些像鸡鸭,有些她一眼辨不出的、也不想去细辨的。>
仇胡氏搬家后,于嬷嬷与他们母子再无往来,她不清楚仇胡氏过世时的事,直到前几年听说仇珉不幸遇难,才知道仇胡氏早就不在了。>
温宴皱着眉头听完了隐雷的讲述。>
那些在旁人记忆里的过往,听起来实在不太舒服。>
可转念一想,不舒服就对了。>
若是没有一点儿问题,跟常人一般长大,那就该是他们的猜想出了偏差,仇羡没有害过方娆,也没有害过仇苒了。>
岁娘抱着胳膊,打了个寒颤:“这人是真有病。”>
温宴问:“吓着了?”>
岁娘下意识点头,而后又赶忙摇头:“奴婢不怕。”>
“怕就怕,”温宴沿着高墙往前走,“我又不会笑话你。”>
岁娘轻声解释:“也不是怕,就是第一次听说,大吃一惊。”>
霍以骁走在两人边上,慢悠悠开口:“见识不够,得多见见世面。”>
岁娘:“……”>
她不敢怼骁爷,只能跟自家姑娘对手指:“这种世面,奴婢一点也不想见。”>
温宴忍俊不禁。>
高墙上,黑檀儿喵喵叫了一声。>
温宴停下步子,道:“就从这里翻,岁娘。”>
岁娘还对着的手指立刻就成了摩擦的双掌,后退两步,猛然发力,倏地踩着墙面跃了上去,而后,身影消失了墙内。>
霍以骁睨着温宴,道:“你这丫鬟,害怕的样子还挺‘别致’的。”>
温宴弯着唇角。>
岁娘别致的时候多了去了。>
她就喜欢岁娘的性子。>
有些愣,有些憨,又真挚诚恳。>
霍以骁说完,提气起跳,他无需助跑,轻松就进去了。>
温宴比不了他,尤其是,她裹得太厚实了,实在影响动作。>
斗篷先解开交给隐雷,温宴确定没有其他碍手碍脚的东西了,才往里翻。>
落地时,她前冲了两步卸劲儿,才一站稳,隐雷也跟着落了地。>
霍以骁从隐雷手里拿过斗篷。>
这件是新做的,很是厚实,领口袖口围了一圈白兔毛,摸着就暖和。>
霍以骁递给温宴。>
温宴伸手去接,指腹恰巧按在了霍以骁的手背上。>
倒也不是存心的,温宴见霍以骁皱了皱眉头,以为他要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萌宝助攻:偷心爹地要复婚
四合院:我傻柱绝不接锅
妖孽王妃:王爷是炉鼎
最后的崂山摸金人
穿书不做炮灰
超级学神
透视小民工
血色江湖
芈月传(分卷限免)
贬妻为妾,改嫁后皇上悔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