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退伍兵要不要(1/3)
高力士丝毫不客气,洗了手,挽起袖子,直接抓羊骨头吃。>
吃两口便蘸下酱油,露出满足的神情。>
待一块骨头啃完,高力士笑着说:“此番前来,乃告知李东主,非我亲至,其余宫中人不可平价售卖酱油。”>
李易懂了,宫里买酱油,依旧五十五钱一斤。>
其他人如何扑买竞价,与宫中无关。>
有人要是打着宫中的名义过来买平价酱油,转手去卖,庄上不卖。>
“如此甚好。”李易点赞。>
其他随高力士而来的宫女太监也在吃饭,不时看一眼四个先来的同僚。>
四个人那叫一个苦闷啊,他们知道那些人是什么意思。>
希望等轮换的时候,能够接替他们。>
因为皇帝会过来,在皇帝面前露个脸,说不定有机会往上爬。>
宫女若是被临幸一次,万一有个孩子,生活质量马上不一样。>
吃完饭,高力士带一千斤酱油离去。>
李易继续安排庄子上的事情,制作秧马。>
拔秧与插秧时用,脚就不用陷到泥里那么深。>
秧马长得跟孩子玩的两头翘的木马差不多,脚踩着泥滑动。>
当又少了七八个时辰寿命,天亮扑卖酱油时,李成器带人赶来。>
“易弟,我给你送来磷石和石灰,还有十头牛。”李成器高兴地对李易说。>
李易皱眉,不过扭头一看,又露出笑容。>
牛居然是活的耕牛。>
庄子里有十头牛,八百亩地,用牛耕、耙,一头牛一天就两亩。>
十头牛二十亩,八百亩都由牛来耕,四十天。>
人呢就得冲上去干活,所以很多时候不插秧,而是水田灌水后抛种。>
齐民要术中有写: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遍数唯多为良。地既熟,净淘种子;浮者不去,秋则生稗。渍经三宿,漉出;内草篅中裛之。复经三宿,芽生,长二分。一亩三升掷。三日之中,令人驱鸟。>
种子并不是变成长稻苗,而是出芽了就往水田里扔,一亩地扔三升种子。>
牛一天耕两亩地,玩命耕能耕出来三亩,不用说人了。>
当然,现在的亩的面积小一点,三亩能抵李易那时的两亩不到。>
而且地并不是都种麦子和稻子,还有的要种树、种菜、种麻。>
除非是良田,如李易的庄子,好地。>
十户佃户要不是看到租子低,而且有牛,打死都不带过来的。>
种这种地,没辅助工具,一年到头不睡觉都干不完。>
眼下来了十头看上去就很年轻的成年牛,佃户放在手里的活围观,摸啊摸的。>
他们像看到了亲人,一家平均两头牛,简直不敢想啊。>
牛是黄牛,耕水田不如水牛,但比人强多了。>
“大哥来得正好,我弄出来一个新的犁,改直辕和长曲辕为短曲辕。”>
李易看到牛,想起来还有辅助工具。>
去年种麦子多亏是前年深耕过,不然十户人家就累趴了。>
今年收麦改水田,可不能再用直犁了。>
短曲辕犁是唐朝后期,在珠江主干流东江那片地方有人发明出来的。>
齐民要术中说的曲辕犁和天工开物里说的不是一种。>
“易弟快与为兄说说。”李成器一把拉住李易的胳膊袖子,迫不及待。>
李易带李成器回房间,进旁边的他的小工具房。>
桌子上摆了用很多小零件,他像拼积木似的,咔嚓咔嚓把十一个部件给拼上。>
一个玩具曲辕犁出现在李成器的眼前。>
李成器托在手心中凑近观看,问:“可行?”>
“庄子上没工匠,大哥你找人做出来试试。”李易郁闷地说道。>
庄子上的人干活都是他指挥,包括建窑、修沼气池,一步一步指导。>
李易知道,根本原因在于知识储备。>
若把庄子上的佃户换成……初中毕业吧,不需要太高学历。>
他给出图纸和思路,大家就能摸索着给做了。>
什么账房,根本不需要,随便叫一个,算账,对方就给算好了。>
让画个曲线图,对方也给画出来。>
多省心啊,九年义务教育就足够支撑了。>
可惜……>
李成器哪晓得李易心中的抱怨,他托着小曲辕犁跑出去,抓两个人吩咐:“快马送回去,叫匠人做个大的。”>
两匹马放开蹄子跑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指诡医
你不是最好,我却最想要
都市第一战王老书虫
花开淡墨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邪医狂妻:金牌驭兽师
爷是病娇,得宠着!
军少枭宠:娇妻凶猛,惹不起!
1855美国大亨
快穿之大佬很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