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诗成(1/2)
“杨子谦若是没赴任青州,这个活儿倒是可以推个他。”张慎说:>
“咱们几个里,他最擅长此道。”>
山风扑入室内,吹的陈泰长须飘飘,笑道:“谨言兄比我更适合在朝为官。”>
“老匹夫,你在嘲讽我踢皮球?”张慎也不生气,一副光棍姿态:“你行你来,老夫洗耳恭听。”>
眼见又要吵起来,张慎的书童低头疾步而入,躬身道:“先生,您学生许辞旧来了。”>
许辞旧?他来干嘛,圣人语录三百遍抄完了?张慎点点头:“请他进来。”>
待书童离开,张慎看了眼棋盘对面的陈泰,笑呵呵道:“说起来,老夫近来新收了一个学生,是这许辞旧的堂兄,诗才惊世骇俗。”>
李慕白当即补充:“那也是我的学生。”>
陈泰看了眼姓张的,又看一眼姓李的,心里一动:“那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人?”>
李慕白和张慎得意的笑了。>
“哈哈哈....”陈泰大笑出声,指头点着两位好友。>
“你笑什么?”>
“我笑你们被名利遮了眼,哦,还有嫉妒。”陈泰收住笑容,半告诫半嘲讽:>
“杨子谦之名,必定因为这首诗流传后世,确实让人艳羡。可你们俩就不想想,佳句难得,多少读书人一生也就寥寥几首好诗,能载入史册的,更是没有。”>
“出了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已经是神来之笔,闻之欣然,还指望再来一首,不,两首,好叫你二人一起名垂千古?”>
“过于在意名利,久而久之,你们肚子里的浩然正气怎么存续?”>
一顿奚落,李慕白和张慎有些尴尬。>
心底知晓陈泰说的有理,流传千古的佳句,哪是随随便便就能作出,况且对方并不是读书人,妙手偶得了一首,便是天大的缘分。>
指望一个胥吏连出好诗,让他们青史留名,确实有些过于妄想。>
“幼平所言极是。”两人作揖,沉声道:“读书人三不朽,纵使要名垂青史,也该堂堂正正的走大道,而非捷径,是我二人偏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陈泰微微颔首。>
片刻后,书童领着许七安和许新年进入雅室。>
两人同时作揖:“学生见过老师。”>
李慕白和张慎对视一眼,对许七安的到来既意外又欣喜。>
“坐吧!”张慎道。>
“宁宴,你来学院,是因为有佳句要给为师鉴赏?”李慕白试探道。>
许七安摇了摇头,道:“学生来此,是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许七安将自己的来意告诉两位老师,隐瞒了自己要报复户部侍郎的想法,只说税银案幕后主使极有可能是周侍郎,而对方如果挨过京察,必定报复许府。>
“这....”李慕白看了眼同样面露难色的张慎,无奈道:“书院禁止外人留宿,这是规矩。”>
读书人最讲规矩。>
许七安刚要求,便听许新年说:“长公主不也时时住在书院。”>
张慎摇摇头:“长公主何等身份。”>
许新年点点头:“书院禁止外人留宿,除非皇亲国戚。”>
嘿!这愣头青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会说话。>
在场三位大儒气笑了。>
许七安差点笑出声,二郎的毒舌还是那么犀利。>
李慕白摇了摇头,“谨言兄,你这学生,我倒有点期待他将来踏入立命境。”>
那可太恐怖了.....张慎嘴角一抽。>
唯有陈泰笑吟吟的审视许七安,这时候,插嘴说道:“你是许宁宴?”>
“正是学生。”穿着儒衫假装自己真的是读书人的许七安作揖。>
“听说颇有诗才,不如这样,如果你能现场作出一首让我们三人都满意的诗,老夫就做主,让许府女眷暂住书院,并保她们周全。”>
准许许家女眷留住学院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最后一句,保她们周全。>
这才是许七安兄弟俩来此的目的。>
许新年脸色微喜,扭头看向堂兄:“大哥....”>
他既欣喜又忐忑,作诗不难,每个读书人都能作出工整的诗词,难的是让三位大儒满意。>
这很难吗?>
这太难了。>
写诗?你们这是逼我白嫖你们?许七安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斟酌着说:>
“率性作诗,还是固定题材。”>
三位大儒彼此交换眼神,张慎道:“劝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能狂少
我的功德有点多
科技制霸
异能保镖
当昼与夜再次相遇
错嫁之盛世王妃
你好,江时遇
李辰安
农门小夫郎有点甜
全天堂都以为上司失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