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4/5)
因此,为了稳定地方,李永吉才决定在出台一系列鼓励工商业措施的同时,再增发货币,通过微小的通货膨胀措施以及适量的农业补贴政策,来刺激经济更快更好更稳定的发展,免得一下造成大量流民流离失所。
这是对内的,对外,李永吉则用上了另外一套手段。
简单说,为了套取更多贵金属以及资源,同时为了扩大市场,李永吉决定在对外的汇率方面,实行主动性货币贬值政策,也就是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让华元小幅度的主动贬值,以刺激本国的出口业,增加外商来华投资的热情。
中华帝国现在本来就是个出口大于进口,出超十分严重的国家,难得的是很多产品在欧美都是供不应求,尤其是江南一带,因为发展的早,经商的风气早就越来越浓。
中国人现在的劳动力优势依旧是十分明显的,一名中国劳工的工资便宜的可怕,甚至比印度人都便宜,再加上有许多独一无二的,拥有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因此中国制造已经开始风靡欧美。
跟另外一个时空中中国制造是低劣产品的代名词不同,中国制造在这个时空,就代表了高大上,就代表了奢华与神秘。
现在不管是中国珠宝,中国瓷器,中国丝绸,还是中国的不锈钢工艺品或者中国药,那都是超级抢手货。如今,欧美的达官贵人要是家里没有一两件中国原版货,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甚至在英国跟法国,打着中国货的本地山寨货都开始四处横行了。
总之,尽管中华帝国已经跟很多列强国家取缔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在中国不再享有种种特权,但由于中华帝国并没有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政局稳定,物价低廉,而且入境手续简单,要在中国入境管理处办理一个简单的签证就可以来中国游玩跟做生意,所以中国对西方人的吸引力是与日俱增,很多人都自费来中国参观或者经商。
就好比现在,只是一个上海,根据出入境管理处的记录,办理了签证的外国人,就超过了十五万人,而全国在1861年全年有明确入境记录的洋人,则超过了四十六万人次。
这其中,1861年上半年的时候,来华的英国人最多,但到了下半年,来华洋人则变成了美国人最多,英国人其次,法国人再其次,这其中,美国人的突然增多,很明显是跟美国内战有关。
除了洋人来华的数目与日俱增,中国商人,尤其是江南与浙江一带的中国商人,也开始背靠帝国的国威,大量走出国门,足迹不但遍布日本跟东南亚,甚至都有人开始了自费的欧洲与美洲行。
总之,在这个时代。只要来中国经商的外国人,几乎都发财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潜移默化,中国已经成了新的黄金之国,是发财的首选之地,吸引着众多洋人过来捞金。
这些洋人过去大多数只是来华做贸易,少有投资矿产、铁路以及其他实业公司的,而贸易公司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很有限,因此李永吉现在出台一系列国债捆绑政策,就是为了减少贸易公司的数目。增加实业投资的优惠。
简单说,在中国投资实业,开办工厂,可以不用购买国债,但如果只是要开办贸易公司,尤其是像药品等特殊产品的贸易,就必须购买部分国债才可以,这是硬性要求。
换了以前的中国,洋人才不会这样做。你有好东西,我直接抢就行。
但现在的新中国不一样了,新中国不但有更多精美的抢手货,而且还有强大的军队。不是能随意欺辱的,因此洋人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守规矩,安安稳稳的做生意。
自然了,那些诸如货币贬值、增发货币。还有国债数目与贸易额度捆绑销售的新政策,都还没有开始推行,李永吉打算在186年正式推行。所以才借着各国使者前来祝贺的时候,给他们提前来个通知,让他们先有个心理准备。至于具体的条约,到时候自然有国务院的人跟他们谈。
一直忙啊忙,忙完了国家大事之后,李永吉才让人把老爸老妈给接了过来,之所以是接过来不是去苏州拜访,那是不希望让怀孕的老婆再次车马劳顿。
接来了父母,简单问候之后,就开始关起门来搞了一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家庭会议。
在这场只有自家亲人的家族会议中,李永吉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声情并茂,说了很多很多,但主旨就是一个,那就是无论自己身份怎么变,依旧是他们的好儿子。
同时呢,也希望父母继续和和美美,有什么就摆在明处说出来,不要藏着掖着,也不要有什么心结。都是自家人,又有什么不能商量的呢。
还别说,这么一番掏心窝的话说出来,还真的缓解了父母不少情绪,虽然父母之间看出来多少还有小疙瘩,但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生硬了,而且李正祥也把自己的事情都说了出来,包括私生子的事情。
最终,在李永吉以及殷素素的调解下,李正祥答应回来跟李王氏一起过,同时那个给李正祥生了个儿子的女人也答应给她个身份,让她以小妾的身份入住李家,那个私生子也以庶子的身份计入家谱,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没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荒年有三宝,宠妻糙汉竟是摄政王
坏坏少总的小辣椒
仙侠传世
我的专属神级副本
气吞寰宇
都市祭灵师
万界至尊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择妖
陆太太她恃宠而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