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图穷匕见(1/2)
紫禁城已是装饰一新,无数穿着簇新衣甲的大汉将军和亲军侍卫出现在了宫城各处,端的是热闹无比。>
今日的紫禁城格外的耀眼,教人炫目。大明朝自太祖以降,已是许久不曾这样的庄重肃穆。>
一队队的太监结队而行,轻手蹑脚,而文武百官亦是在午门之外久候多时。>
各国的使节也都已到了,随着一声炮响,宫门大开,文武官员、藩国使节纷纷鱼贯而入。宛如长蛇的队伍一路过金水桥,直抵奉天殿。>
而在奉天殿外,到处是带刀的锦衣侍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奉天殿内,朱棣冕服正冠,久候多时,大红的冕服使他格外的醒目,众臣入殿,三呼万岁,于是纷纷拜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微笑道:“众卿平身,不必多礼。”>
于是有太监出来,扯着嗓子:“宣各国使节觐见。”>
“宣……各国使节觐见……”>
“宣……”>
一个个声音犹如接力棒一般,传递下去。随后,四十三国使节一齐入殿。>
太监扯着嗓子:“各国使节行礼。”>
使节们大多都规矩,纷纷拜倒在地道:“下臣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突然……所有人傻眼了。>
三跪九叩的大礼,按理来说,太监应当吼一句礼成,可问题在于,这太监瞪大了眼睛,不知如何是好。>
文武百官们也一时诧异,原本肃穆而立,随即便开始哗然起来,大家纷纷议论,一时有点不知所措。>
即便是朱棣,那一张喜怒不形于色的脸此时也拉了下来,虎躯微动。>
在所有人的诧异之中,大食使节胡禄居然没有行大礼,而是躬身抱手,口里虽然也称下沉叩见大明皇帝陛下,却没有跪下。>
不肯下跪……>
不少人的脸蜡黄起来,其中脸色最坏的就是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可一点都不傻,这大食使节是他负责迎接的,而且为了表示自己代表父皇优待使节,可不只是一次前去鸿胪寺慰问,大臣们自然也很聪明,纷纷上奏,说是太子殿下如何如何优待使节,巴不得将太子殿下捧得高高的,显示出太子知悉父皇心意,为尽孝道,所以才三天两头往那鸿胪寺跑。>
如果说万国来朝是朱棣的脸面,而这款待使节,则是朱高炽的政绩。>
问题的关键在于,就在这本以为不会出错的节骨眼,居然还是出错了。>
而且出了大错。>
胡禄凛然站着,鹤立鸡群,虽然态度甚是恭敬,可就是没有屈膝跪下。>
这也难怪满殿哗然,所有人各怀心事的低声议论了。>
这个大礼是本就盘算好了的,为此,鸿胪寺会同礼物还专门派出了官员,告知了各国使节行礼的步骤,可谓尽心尽力,就怕有的使节不知规矩,闹出什么笑话。>
只是……这不就成了笑话了吗?君臣们期盼了这么久,费时费力,望眼欲穿,结果等来的却是这么个结果。>
虽然这只是形式,可是某种意义来说,形式才最是重要,这表示的是各国对大明的臣服,表示各国对大明的感恩戴德,代表了大明的威严,代表了天子的尊贵。>
结果……搞砸了。>
那唱礼的太监,眼眸飘忽,四处顾盼,显然已经慌了,不知接下来该怎么进行下去,倒是这时候,急红了眼的朱高炽吃不消了,此时他不可能装傻,更何况汉王朱高煦此时正笑吟吟的朝自己看来,不必说,人家在等着自己的笑话。>
朱高炽彻底慌了手脚,于是站出班来,不由喝道:“大食使节为何不拜?为何轻慢天子?”>
胡禄显得气定神闲,笑吟吟地道:“大明天子陛下,太子殿下,臣下不拜,自有臣下的道理。”>
这一下子,大家更是目瞪口呆,道理在这里,可是谁跟你讲道理来着,大家叫你来,为的就是等着你屈服,你倒是好,跑来这金殿之上来讲道理了。>
只是人家非要讲道理,这又是礼仪之邦的朝堂,虽然君臣上下,颇有愤慨,朱棣却反而笑了,他当然清楚,今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记载史册,自己实在没有必要大发雷霆。>
朱棣淡淡地道:“哦,朕倒是想听一听,你但说无妨。”>
他没有用卿,而是用你,显然已是彻底对这大食人生出厌恶,本来那大船就让朱棣有些不舒服,再加上大船引来的风波和流言让朱棣更有点愤怒,之后更是联合各国使节联合上奏,竟是干涉大明对市舶司的管理,这里头的牵涉的乃是大明的海禁国策。>
朱棣本是对这大食使节寄以厚望,谁知得到的却是这个结果。朱棣此时却是笑了,气急反笑。>
胡禄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品医神
穿越王妃之暴君别惹我
眷恋调皮妻
离宫
我的美女合租室友
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陆总,你老婆带着孩子跑了
帝火丹王
豪门宠婚:莫少的娇妻
空间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