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入学宫!(1/2)
……
接下来的这几天,秋和一直都会上藏书人的家里,给老人带来许许多多的吃食,帮他整理房子、换洗衣裳。
而老人每次都会自己备好一卷书,主动地拿给前来照顾自己的秋和看。秋和每每看见这些书,都是惊讶得不行。
因为,这些书,完完全全是外界难以接触的书,完全没有任何接近的渠道。
这些书,全都是藏书人自己一笔一划写下来的。
全都是宗华历代圣人大家在学宫时期的讲课集录。
秋和在照顾藏书人的短短几天里,先是读了紫云大圣的三清讲录,而后又读了飞流大仙的飞流集解,甚至还有哈云法师成圣前在田陵授书的讲课集录。
一本接一本,看到某一天,秋和手上拿到了一本不像传统经典、但也完全不像讲录的书。
他好奇地翻开了这本书,却发现书里原来都是对道藏的批注。而且,这些批注的见解,还经常拿四书五经、儒藏里的话来批驳道藏,更是前所未见,新奇无比。
书中不见原文,只有批注,批注之语却完全不像那些大家名士讲的话一般,而是句句跳脱不已,甚至有些荒诞。
秋和坐在院子里静静看书,翻动着书页,没有注意到一旁在吃着碗里腊肠饭的藏书人却在小心翼翼地偷偷看着秋和。
老人在观察秋和的神情,非常的小心,非常的轻微。
午后的阳光静静地洒在了小巷深院里,过了半晌儿,秋和放下书,看着向西方斜去的太阳,想了想,站起身,准备从藏书人家里退出。
但老人却有些紧张地站起来,看着秋和放下的书,有些不安和局促地拿眼光不断地上下观察秋和,最终,带着一脸的期待表情,小声地问了一句:
“秋和,你...你可喜欢这本书?”
秋和一愣,笑了笑,点点头。“藏书人,这本书,秋和觉得甚有意思。其实,方才秋和想向您讨要这本书来着,只不过,我也知道您的规矩,故而便放下了。”
但藏书人却是低下身子,颤颤巍巍地拿起这本书,又小心地递给了秋和。
“孩子,这本书,与你有缘,我就送你了。”
藏书人将这本书递给秋和,不断地往秋和怀里塞,还不断地做出往外推的动作,让秋和不要还回来。
呆楞如秋和,也不好意思再退回,便行了一礼,将这本书小心地塞进怀里,走出宅门,拐出小巷,前去医馆了。
破落的木门一关,方才那有些痴顽的老人坐下藤椅,继续享受那未吃完的腊肠饭。
但老人此时的眼神,却全然不是那么轻松自得,而是一脸的深沉与不安,比平日的痴顽神色里,更多了几分无奈与沧桑。
老人的心里,此时只是默默地回响着一句话:
“我只能做那么多了。孩子,祝你好运......”
秋和仍然在客栈住了两日。两日之后,他起身,略微收了收简单的行李,便踏出客栈,前去坐落于京都中心的学宫城。
京都坊市林立,错落有致,但那朱雀大街正中直通的中心,却是独占千里之地的学宫城。
学宫城内,京都八大学宫皆在其中,占地方圆数千里,学宫城内学子云集,堪称是宗华真正的后躯所在。
此前,秋和将他将牙库送来的钱存去汇丰银号后,又去赁了一匹小马驹。他骑上这匹马,小心翼翼地穿行在人潮如水的京都里,前去他的学宫——稷下学宫。
京都原本便拥挤无比,此时恰逢学子入宫季,越往朱雀大街,行人反而越为拥挤。路人吵吵嚷嚷,还不时有许多大户人家为送儿女上学而开的车马驶过,一时间,朱雀大街上竟也是人山人海,热闹的不行。
在这街上小心翼翼地行了将近一个半时辰,秋和方才骑着小马,来到了学宫城的大拱门前。学宫城前,矗立着一座极其宏伟高大的汉白玉大拱门,是由当代苏大匠圣亲自铸做的。拱门上书“宗华学宫城”五字,是为开国国主亲笔题写而成。十五年前的灭宫一役,将这座大拱门上这几个字用墨泼尽,拱门自身也惨遭涂抹毁坏。直到后来,新国主程道年上台,率先下令恢复学宫城旧制,协离宫苑共建新城,将此大拱门重新粉刷修饰,才重新有了今天如此别样气象的学宫城大门。
学宫城外,此时已经有许多的离宫苑骁骑正在维护秩序,帮忙学子搬运行李;大拱门附近,还有许许多多的录子队师生在引领路向,带领学子前往各自的学宫。
秋和身上一个小小的包袱,便是他的全部行囊,他不过向录子队的师生要了一份学宫城内的地图,便自行先入了城。
开头一条大道通到底,入了拱门,却竟全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学宫城内,因为学子众多,不少餐饮娱乐摊贩店铺都在学宫城内聚集,八大学宫城外,竟有八大条食街,食街里除了各种店铺飘香,还有许许多多七零八碎儿,新奇无比,有趣极了。
秋和骑着小马驹,看着地图,才明白自己行的这条大道的两边,却是梓光学宫和鸣尧学宫互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
听时太太撒个娇
尸妹妖娆
血神仙尊
请公子斩妖
妾色撩人
绝情总裁离婚吧
医武独尊宁天林冉冉
我是你的微甜时光
武魂(辣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