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四四 苏叶青与萧燕(中)(1/3)
天元占领河北地后,统治秩序沿袭齐制——官府衙门、律法条文基本不变。>
这是必然的。>
相关制度在中原已经推行、改善数千年了,行之有效,是智慧结晶,元木真也好萧燕也罢,一时都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苏叶青跟萧燕来到京兆府的时候,京兆府尹正在审案。>
如今距离天元占据燕平,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各种秩序都已稳定。作为大齐京师,所谓的首善之地,燕平自然会得到非凡重视。>
这也就使得这里的天元官员,不能不尽忠职守,至少审个案子不在话下。>
眼下,河北各级衙门的主官一定都是北胡的人,京兆府尹也不例外。>
苏叶青跟萧燕站在人群中,往公堂上看去,就见上面跪着两帮人。一方绫罗绸缎,一方麻衣布衫,前者趾高气扬,有恃无恐,后者凄凄惨惨,哭泣抹泪。>
在两帮人中间,用白布盖着一具尸体。>
光明正大的匾额下,是一脸威严的胡子官员,正在唾沫横飞的说着什么,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仿佛在宣读世间唯一的真理。>
围观的百姓兴致勃勃,不仅看得聚精会神、两眼发光,每逢有什么吸引人的言论从公堂上响起,便激情万分的议论不休,或者满面怒容或者点头称赞,显然都投入了不小的感情。>
通过询问身边的百姓,苏叶青跟萧燕很快大致明白了案情。>
情况并不复杂,却有些玄幻:被告是那个身着锦缎的人,是城南一带小有名气的富人,前几日要扩建自己的院子,可邻居不同意搬走,吵了几架。>
而后,那个邻居便被叫到武侯铺,差役们说是要调节拆迁问题,没想到那邻居进去了三个时辰,出来的时候已经遍体鳞伤只剩了一口气。>
他的家人把他接回去,还没到家门就咽气了,于是便敲响了京兆府的鸣冤鼓。>
“肯定是差役收了大户的银子,在武侯铺里用了刑,这才闹成这个样子,这些狗官,当真是没一个好东西!”>
跟苏叶青说话的那个,衣着寻常的老妪义愤填膺。>
“依我看,是死掉的那个人贪心不足,富人要扩建院子,肯定给了他补偿的银子,他一定是想要更多,这才惹恼了富人。”>
一个身着锦衣的中年人撇了撇嘴,“你们想啊,收买差役不要银子吗?富人之所以宁愿花大价钱买通官差,肯定是那个死掉的家伙要钱太多!”>
听他们说到这里,苏叶青还没来得及有什么见解,公堂上的京兆尹,已经拍下惊堂木,当众给出了判决。>
他的判决很简单,武侯铺的事跟富人没关系,所以富人无罪;武侯铺的差役没打人,所以武侯铺无罪。原告一行人可以离开了。>
这个判决是有依据的。>
依据就是武侯铺的官差的供词,他们既不认识那个富人,也没对那个死掉的人怎么样。>
至于那个人为什么会死,武侯铺的解释很清楚:那人到了武侯铺,就发疯般殴打官差,后者也没还手,只是闪避,结果那人自己把自己摔死了。>
这个判决一说出来,富人哈哈大笑,不屑的扫了那穷苦的一家子一眼,转身就要走;至于原告,则是哭成了一团大喊冤枉。>
可惜的是,喊冤并没什么用。>
围观的百姓顿时炸了锅,有人指责京兆府判决不公,有人则说官府已经查明真相,总有利欲熏心的刁民想要闹事,诬陷官府。>
无论他们说什么,面对京兆府衙役们的雪亮长刀,也只能是说说而已。>
由于愤怒的百姓不少,京兆尹便解释了两句。>
大意无非是说,官府的人品性端正、都是秉公办事,绝对不会有什么枉法之举,百姓应该相信官府的权威,不要闹事。>
事情到这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萧燕走向了公堂。>
那些挡在她面前的官差——既有天元人也有齐人,还没来得及拦她,就被她身后的两个元神境后期的修行者,用修为压制的全都跪倒在地。>
苏叶青默默跟上。>
在百姓们疑惑而又惊喜的目光中,萧燕在公堂上亮出了身份,立即引得京兆府尹慌忙下拜见礼,其余官吏——既有天元人也有齐人,莫不当堂跪下。>
萧燕坐到了京兆府尹的位置上,拿起一应文书、供词看了看,又问了问原告几个问题,最后让苏叶青查验了一下尸体。>
至于富人和武侯铺的差役,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说话的机会。>
片刻,她的态度出来了。>
她看向那些围观的百姓,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已验,死者是被殴打致死,来人,将武侯铺的差役尽数拿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号生物圈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乡村浪子的孽缘纠葛乡春
关外人家
锦衣春秋
我的绝色圣女老婆
夺回福运后,团宠娇妻狂赚五百亿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无限挑战游戏
今天你又拒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