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二 优越感(1/3)
草原四大王庭,天元部位置最北,女真部在最东边,契丹部相对居中,达旦部靠西南。大体分布是这样,各部边边角角多有延长,犬牙交错。>
简而言之,达旦部跟天元部并不接壤,契丹部跟雁门关、山海关都很近。>
三年前的那达慕大会后,天元可汗就实际控制了女真、契丹两部,而且是以十分隐晦的方式。因为动静小,后续处置得当,大齐都没有察觉。>
按理说,这么大的事,根本不应该能瞒得住人,就算天元王庭一时控制住了消息,时间一长,各部落间的人来往、相处之时,总会露出破绽。>
但达旦可汗的神情告诉赵宁,他对这事的确毫不知情。>
能做到这一点,天元可汗的手段毋庸置疑。这已经不是阴谋算计能够形容的,唯有雄才大略四个字,能够评判他的才能。>
问题在于,此时此刻,达旦可汗不仅对草原的变化不知情,而且认为赵宁在危言耸听。>
他脸上的和蔼友好之色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上位者的威严,与对说谎者的厌弃,他的声音渐渐覆上寒意:>
“赵将军,本汗敬重大齐,敬重雁门军,所以也敬重你。达旦部虽然富庶不比中原,牧民也没有齐人的才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被人愚弄!>
“赵将军一个劲渲染天元王庭的威胁,表现达旦部已经处于危机中,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把达旦部当刀子使,让我们去对付天元王庭,大齐隔岸观火?>
“赵将军若是还想说这些,本汗恕不奉陪!”>
说完这些,达旦可汗闭上了眼。>
态度强硬、顽固。>
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愚蠢之辈,总是格外顽固。>
站在达旦可汗的立场上,他任何事都从自身部族利益出发,这并没有什么错,对大齐这种强邦有戒备之心,更是理所当然。>
达旦可汗有这样的表现,赵宁并不意外。>
但看不清草原眼下的局势,对草原上的其它王庭与对手没有充分了解,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一无所知,就显得太过愚蠢。>
从进帐,看到对方第一眼起,赵宁就已经对他的智慧心性不抱任何期望。>
一个沉迷于富贵温柔乡,没有任何追求可言,连自己的仪容都已经完全不在意的君王,不值得赵宁心怀期待。>
要不是达旦部不堪,跟天元王庭相差甚远,前世也不会几个月就被灭了。>
但刚刚这些话,赵宁必须要说。>
不仅是因为他需要达旦部的军队,更要看看这座王帐里,还有没有明白人。>
如果有,那自然再好不过。>
所有人都以为草原之战一旦爆发,大齐王师就会大举北伐,并轻而易举灭了天元王庭。只有赵宁知道,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发生。>
他需要达旦部的军队。>
但如果没有,赵宁也没有白跑这一趟。>
既然达旦部的军队,大概率会被天元王庭的大军,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一击而溃,那赵宁的选择也只有一个。>
顺势而为。>
让达旦部的军队灭的有意义,对他有用。>
无论如何,他都要确定,达旦王庭的军队,能不能成为他的臂助。确定了这一点,他才能针对性的调整雁门军的战略战术部署。>
这个王帐里有明白人吗?>
“赵将军莫要气恼,你初来达旦部,有些情况未必知晓。”>
达旦太子这时候不无歉意的开口,上来打圆场,“达旦部历史悠久,千年以来都是草原上的大部族,底蕴深厚,强者如云。>
“而那天元部,前面一百年都只是连生存都很艰难的小部落,最近一二十年才刚刚崛起而已,不是我们夜郎自大,委实是他们没法跟我们相提并论。>
“就算天元部跟契丹、女真两部成了盟友,也没有力量敢对我们动手动脚,否则就是自取灭亡!这个道理,天元可汗必然是明白的。>
“所以,还请赵将军不必为达旦部担心。”>
他这话说得底气十足。>
赵宁读懂了他的态度。>
他们根本瞧不起天元部。就像千年世家看待一个乡野暴发户一样,有发自内心的优越感。>
据赵宁所知,达旦部数百年前就是大部族,在草原上一直颇有名气,但并非顶尖存在。>
百余年前,赵氏先祖领兵征伐草原,灭了当时一统草原的突厥王庭,达旦部这才在战后渐渐变得空前强盛,先于契丹、女真两部建立了自己的王庭。>
本朝以来,在天元王庭出现之前,达旦部一直是草原上最强大的存在。>
现如今,达旦王庭控弦之士超过二十万,拥有王极境修行者五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圣手狂医
夫人,别太野!
总统大人来官宣
抗日之超然兵王
末世之功德辅助系统
网坛之数据天王
技术型工种(快穿)
叶雄
重生之将女谋妃
婚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