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授人以渔(1/2)
李笠认真做过考察,自己研究出一个可行性很高的‘发财路线图’,即便靠做饮食也能发大财。>
奈何他起点太低,没有家族帮衬,索性将全套方案传授给彭均,巩固友情,答谢救命之恩。>
大鲶彭食肆卖‘三文鱼’,面向的客户群体是普通商旅、顾客,这些人购买力相对较差,利润薄,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
但是,销量涨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碰到天花板,无法突破。>
原因是鄱阳、鄱口的客流量终究大不到哪里去,消费市场的限制,决定了‘三文鱼’的利润会很快碰到上限。>
所以,想要突破的话,得另辟蹊径,那就是在另一个领域开辟新市场:卖鱼糜。>
卖鱼糜,面向的客户群体是食肆、酒肆以及大户人家,这些群体购买力强,需求大,利润相对高甚多。>
卖‘三文鱼’,大鲶彭食肆和其他食肆、酒肆算是竞争关系,而大户人家也不会成为这种‘低档食肆的顾客’。>
然而卖鱼糜却不一样,鄱阳店、鄱口店可以直接向鄱阳城、鄱口城里食肆、酒肆、大户人家销售新鲜鱼糜,竞争关系成了合作关系。>
市场份额瞬间大涨,所以这买卖一旦做成,可比卖竹筒鱼饭、鱼丸、鱼卷等“三文鱼”赚得多。>
当然,对鱼的需求大得多。>
彭家能组织人手捕鱼、养鱼,又有实力收鱼,这不是问题,只要卖鱼糜能赚钱,原材料哪里难得倒彭家。>
至于和各食肆、酒肆东主协商,当然得由彭均之父彭仲夏出面,只要谈好了,赚钱是不愁的。>
这一点,彭均想得很明白,李笠出的这个主意,以及鱼肉去骨器的秘密,确实“货真价实”。>
而李笠,是要以此作为坐牢期间彭均帮大忙的谢礼,分文不收,正是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转到一处房间里,两人坐下,继续交谈。>
李笠的见识和眼光,让彭均十分钦佩,他还是总角,就已经在李笠的指点下开了食摊,然后升为食肆,又有了分号。>
接下来开始卖鱼糜,‘钱途’一片光明,但后续的路要怎么走,他没底,需要李笠指点。>
“两家店,目前很合适,先经营一两年,等你的团队....掌柜和伙计都历练出来了,再想开分店的事情,为什么呢?走路步子大了,容易摔。”>
“你的食肆要财源广进,靠的是物美价廉,所以成本和味道必须控制好,三文鱼的标准一定要坚持,这需要熟练工,还有可靠的人。”>
“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一样的待遇,一般跑腿的伙计,你给够工钱、食宿合适即可,那些能挑大梁的伙计,也就是一开始跟着你的兄弟们,要多关心。”>
“关心,不止是嘘寒问暖,还有实质上的好处,不但工钱要比寻常伙计多,年底发的钱,也不能太寒酸,当然,前提是奖惩分明,混日子的人,没资格得优待。”>
“这道理,就像房子...”李笠指了指他们所在的房子屋顶,“房梁是骨干,得保护好,一旦房梁出事,房子容易塌,瓦片可以随便换,不碍事。”>
李笠说的话,彭均多少都听阿耶说过,但同龄人说出来,给他的感觉就不一样。>
彭均是真心佩服李笠,别的不说,就说之前为了帮助同村村民,那城里的宅子说卖就卖,租鱼塘搞什么“鱼蟹混养”。>
彭均觉得这事根本就没赚钱的可能,因为螃蟹“养不如捕”,销路也不好,但李笠这么做,他就觉得肯定能赚钱。>
思来想去,彭均说:“李郎,我还是不明白,”>
李笠问:“有何不明白?”>
彭均挠挠头:“呃...你的许多主意都能赚钱,为何不自己做?”>
“道理很简单,这是谢礼,谢谢你救我。”李笠说完,不等彭均发话,继续说:>
“再说,这些个主意不适合我,譬如,房顶上有一个鸟蛋,我想去拿,却要先买把竹刀...”>
彭均瞪大眼睛:“为何要买竹刀?”>
“因为我要先出城去砍竹子,拿回来,做成梯子,才能架起梯子,到房顶拿鸟蛋,这期间可能要花一天的时间。”>
“可你不同,你有现成的梯子,顺手拿来,马上就能上房顶拿到鸟蛋,这可能是吃一杯茶的时间,你说,哪个快?”>
彭均挠挠头:“我明白了,可是,你可以借梯子呀,为何要自己砍竹子做梯子?”>
李笠耐心解释:“我只是打个比方,用梯子比喻赚钱所需的本钱,这本钱不仅仅是钱,还有人脉、帮手等等。”>
“譬如这鱼糜买卖,你有阿耶帮忙,那些东主愿意坐下来谈,愿意合作,换做是我,我去人家那里谈合作,人家搭理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1977大时代
完美世界之刀帝
无良闺秀之田园神医
白衣披甲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
逆天狂妃:高冷王爷,好闷骚
都市第一剑仙
三分甜七分野
小豆子的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