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风起(1/2)
台城,皇宫,皇帝萧纲和几位大臣一起,仔细查看一个首级,前不久回京的湘东王萧绎也在场。>
首级刚送到不久,为侯逆谋主王伟的首级。>
萧纲没见过王伟,但太清元年、侯景未反时,曾经以王伟为使,入京面君,所以,当时负责接待的官员,见过并且记住了王伟的样貌。>
经过这些官员的仔细辨认,确定眼前这首级,正是王伟的首级。>
几位大臣向萧纲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王伟为侯逆谋主,如今授首,侯逆没了主心骨,距离败亡为期不远。”>
萧纲很高兴,虽然看着这洋溢着血腥味的首级,胃部有些不适,但一想到侯逆没了谋主,必然方寸大乱,心中自然高兴。>
些许不适,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想着之前的事情,感慨起来:>
“唉,之前朕听说西昌侯和李伏波起了冲突,结果李伏波被西昌侯砍成重伤,真是难以置信...”>
“当时,朕就觉得,这其中必然另有隐情,果不其然....”>
“李伏波深入敌后,不仅纵火烧了曲阿粮仓,还得了王伟首级,真是深入虎穴,得虎子...”>
萧纲感慨着,愈发觉得李笠这小子不错,众人侧耳倾听,萧绎听着听着,看向王伟的首级,若有所思。>
李笠,又是李笠!>
年初,李笠挟持湘东王世子萧方等,然后乘坐飞天器械,飞入台城,不久,官军解了台城之围。>
消息传到江陵,时任荆州刺史的萧绎觉得难以置信:其一,不敢相信李笠如此大胆,居然敢挟持他的儿子。>
其二,不敢相信这世间居然有能够载人飞行的器械;>
其三,不敢相信台城之围,居然是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解了。>
当台城解围的消息传来,萧绎百感交集,既有高兴,又有一些失落。>
现在,他刚回京不久,侯景谋主王伟的首级,就从句容那边送来了,如此看来,侯景距离败亡,确实为期不远。>
而这件事,又和李笠有关。>
萧绎大概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愈发觉得这李笠胆大妄为,居然能说动西昌侯,一起演戏,以此避战。>
但这种行为就是糊弄皇帝,明眼人一看就能看破,所以,李笠为了‘将功赎罪’,冒险潜入敌后,到曲阿,还真给他立了大功。>
不仅如此,李笠还很会做人,带着王伟首级回到句容后,和西昌侯联名,将这首级送回建康。>
也就是说,此事让西昌侯也跟着沾了光、有了功劳。>
年纪轻轻,如此会做事、做人,萧绎想着想着,想到了当年。>
那年,斋阁外站着的瘦弱少年,如今居然屡立奇功,萧绎有时在想,当初自己可能真的看走眼了。>
“昨日,侯逆集中兵力,猛攻蒋山大营。”>
说话声,将萧绎从感慨中拉回来,却是皇兄在说话。>
“我军抵挡不住,各部接连溃败,眼见着大营即将失守,所幸援军及时赶到,其中就有湘东王带回京的兵马。”>
萧纲说到这里,看向弟弟:“援军稳住战局,将逆贼击退,这可真是一场及时雨,多亏湘东王及时回京。”>
“臣不敢当,各地勤王兵马聚集京城,诸将也出力颇多。”萧绎赶紧回答,见皇兄兴致很高,心中忧虑就不好说出口。>
见皇兄和大臣们议论起战事,萧绎琢磨起来。>
侯景突然集中兵力猛攻蒋山而不是句容,这出乎许多人意料,不过,幸亏他回来得及时,得知蒋山告急,便让所部兵马连同其他勤王军立刻增援,才保住了大营。>
但是,侯景实力尚在,而上游荆州....>
邵陵王绝不会老老实实待着,而岳阳王依旧赖在雍州没走,其兄河东王在湘州,也不老实,这让萧绎很担心。>
担心西魏趁火打劫。>
他不知道是什么人给皇兄出的主意,令邵陵王接任荆州刺史、让他回京,虽然能够回京确实是件好事,但邵陵王与河东王兄弟占据中游荆、襄、湘,一旦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但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当务之急,是先把侯景解决了,毕竟这是心腹大患。>
不然,根本就没办法腾出手解决邵陵王、河东王兄弟。>
现在看来,邵陵王任荆州刺史一事,好像不错,至少在湘州的河东王,安分许多。>
但萧绎依旧担心:西魏难道真的如预计的那样,无力大规模出兵趁火打劫么?>
。。。。。。>
襄阳,府邸内,岳阳王萧詧正与心腹、谘议参军蔡大宝商议机密,萧詧刚收到消息,兄长、河东王萧誉在临湘暴毙。>
“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女阿絮
唐末藩镇,但是在西欧
重生高考后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我以神明为食
如果无聊就做救世主吧
都市医流兵王
深情不自知
夫人她不想当皇后
神眷战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