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位登二品,流内一班(续)(1/2)
李笠不懂“板材官”是什么意思,熟悉官制的张铤做出解答:>
“所谓板,即板授,板授官,意思是未有诏敕任命的官职,可以看作是非皇帝任命的官职,或者临时授予的官职。”>
“材官将军,汉时设置,为武官,材官者,经选拔而得勇猛之卒。”>
“如今,材官将军为少府寺职事武官,属少府卿管辖,平日掌土木工程之事,战时亦可领军,官班为二班,在东冶令之上。”>
“板材官将军,就是临时任材官将军,此任命无诏敕。”>
“喔...”李笠沉吟着,开始琢磨这任命的用意。>
很明显,东冶令一职,是让他掌管东冶,毕竟他在东冶监作任上表现出色,改良冶炼工艺,又得工匠人心,可谓本职工作出色。>
然后板授(非正式任命)为材官将军,因为他‘精通’土木工程术,所以负责土木工程,类似工程包工头。>
但是,需要打仗时,就变成武装包工头,带着手下青壮作战,在战场上进行土木工程作业,要么加强城防,要么攻城。>
所以,这两个职务的任命,都很符合他这一年来的表现:会冶炼,精通器械,会土木作业,懂攻城和守城。>
然而,古代歧视“工”,他这种特长,若是一般人,就会被编成匠户在东冶“打工”,而匠户几近于贱籍,社会地位比平民低。>
即便为官,负责“工”的官,也比其他同官班的官“低贱”。>
“李郎,材官将军在刘宋时,属于禁卫军将。”张铤继续解释,“如今属少府寺..少府寺,可视做天子私仆。”>
“先前,李郎获罪入狱,最后,是皇太子求情,才得以赦免。”>
“此举,一来是给湘东王一个交代,其次....”张铤看着李笠,认真的说:“其次,李郎的活命恩人是皇太子。”>
李笠点点头:“是啊...我,受了皇太子的活命之恩,那是要给皇太子卖命以作报答的。”>
张铤继续说:“这个材官将军,是皇太子的任命,却未经皇帝正式确认,所以是板授。”>
“也就是说,天子酬功,下诏任命你做流内一班的东冶令,而皇太子特地给你酬功,板授你为流内二班的材官将军。”>
“所以,明眼人就能看出来,你从今往后,算是皇太子想要考察的人,皇太子很可能要用你,不过目前却是小用,也是熬一熬的意思。”>
张铤在尚书省为令史,熟悉体制内的弯弯绕绕,给李笠讲解起这个任命后的种种含义。>
简而言之,李笠表现出色,立下功劳有四:>
一,快攻东府城;>
二,献新式箭楼推进战法,使得勤王军突破叛军拦截,接近台城;>
三,用极其诡异的方式,使得勤王诸军合力,解了建康之围;>
四,献塞街刀车移动防御法,击退攻入台城的敌军。>
这四件功劳中的三件,合为两次救驾大功,应该厚赏,毕竟功高莫过于救主。>
但这功劳又不如攻城拔地、斩将夺旗、战场退敌那样直观,属于‘运筹帷幄’的类型。>
皇帝和皇太子,认可李笠的功劳,要赏,却不好直接赏。>
因为如今侯景还活蹦乱跳,浴血奋战的勤王军将士未得赏赐,李笠这种立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功的人,并未直接领军破敌,想封爵?>
皇帝和皇太子,认可李笠的能力,要用,却不好直接用。>
因为李笠出身微寒,只是东冶监作这种小吏,连流外官都不是,而且才二十出头,资历等于没有,若直接予以重用,李笠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根据李笠的表现及“特长”,有了“除东冶令、板材官将军”的任命。>
天子酬功,任命他为流内官东冶令,一班,让他“入流”,有个流内官职,做实务;>
皇太子酬功,板授他为流内官材官将军,二班,体现皇太子对他的认可,同样是做实务。>
东冶需要恢复生产,这是东冶令的职责;又因为东冶已经烧毁,需要重建,这是材官将军的职责。>
李笠身兼两职,管生产(东冶令)、管建设(材官将军),再合适不过,也是展示能力、积累资历的机会。>
而李笠被锁拿入狱,是皇太子求情,才得以获释,此举就是明显的施恩,意味着李笠由鄱阳王(世子)的人,变成东宫的人。>
也就是说,李笠成了东宫旧属之中一员,但是,以他的资历、出身,根本就得不到东宫“老人”们的认可。>
与此同时,材官将军是可以带兵打仗(一般是攻城、守城等土木作业)的,如今侯景未灭,东魏虎视眈眈,也许接下来的仗,还需要“擅长攻城”的李笠效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斗志激昂
拉文克劳是这样子的
九龙至尊
抗战之重生李云龙
斗罗之我可以偷别人武魂
永生路
不想跟大佬谈恋爱
快穿之咸鱼她躺赢了
血染江山
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