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其人其事(1/2)
西阳城一隅,某私第后院,李笠正与一名妇人交谈,其人看起来应该不到四十岁,样貌出众,却被岁月所‘渲染’,显得有些苍老。>
李笠看着对方样貌,能想象这位年轻时必然是个美人,又想到那日在黄府门前碰到的“四郎君”,心中感慨:>
果然只有这么漂亮的母亲,‘压制’了黄大车那样貌平平的‘基因’,才能生下这么英俊的儿子。>
黄大车的幺子黄四郎为庶出,其母杜氏就是眼前这位,李笠今日登门拜访,就是要表明态度:他确实有心帮忙。>
杜氏是鄱阳郡人,娘家世代制铜镜,所以开了个镜店,有自己的收入,过日子不需要看黄大车正室的脸色。>
李笠得知其子黄四郎不管镜店,也没想过自己赚钱,成日里出去打猎、交游,或跟在黄大车身边做事,或者和朋友聚会。>
典型的富二代作风,只管享受潇洒人生,不管家里产业经营。>
李笠看着杜氏额上的浅浅皱纹,觉得这做娘的恐怕是劳碌命:儿子不知财迷油盐贵,成日里只花钱不赚钱,得做娘的来操心。>
按着杜氏样貌的底子,李笠觉得若好好保养,不操那么多心,‘颜值’应该不至于下跌那么快。>
毕竟人不到四十岁,在后世,许多四十多岁的女明星依旧风情万种。>
现在,杜氏不到四十就已美人迟暮,一看就是被生活拖累,容貌的‘保质期’急剧缩短,日后唯一能依靠的儿子还不省心。>
李笠认为光凭这一点,黄四郎就比不上彭均,彭均小小年纪就有创业的志向,所以在他指点下,很快就发家。>
眼下看来黄四郎是不会去‘创业’的,他只能和黄四郎的娘商量产业的事情,称呼对方为“杜东主”。>
李笠大概了解了镜店的情况,也向杜氏表明态度:他得先回家处理一些事情,要过得一段时间,再为其出谋划策。>
既然杜氏有现成的镜店,雇工制作铜镜销售,李笠觉得,他可以尝试着在此基础上,帮杜氏改良一下工艺,缩减成本,增加销量,让收入明显增加。>
收入明显增加,也一样算是帮大忙,对此,杜氏没有意见。>
李笠一边问问题,一边看着旁边那些小工忙碌,顺便考察一下这个时代的制镜技术。>
铜镜制作用的是“范铸法”,即先制镜模,然后以模制范,又烧结成陶范,再将熔化的镜料(主要是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型,再进行一些加工。>
杜氏大概介绍了一下制镜工艺主要流程,她听黄大车说起过李笠,而李笠的“大名”,先前也听说过,如今和这个少年交谈了一会,觉得对方蛮有意思的。>
虽然是个总角,却少年老成。>
李笠了解了镜工艺,再问起黄四郎的情况,通过和杜氏的交谈,大概知道黄四郎擅长什么:>
喜犬马、交游、打猎,善射,又在郡学读过书,肚子里有墨水。>
加上模样英俊,妥妥的“主角”模板,‘硬件’如此之好,让李笠都有些羡慕了:若有心,那就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潇洒郎君。>
这样的富二代,此刻必然尽情享受潇洒人生,哪里会有性子管家里的产业。>
李笠正与杜氏交谈,一名中年人入内,其人姓冯,身材微胖,是给黄家打点买卖的驵主(代理人),称为“冯驵主”。>
李笠向杜氏告辞,两人出了院子,李笠向对方说:“有劳冯驵主与我一同回去,处理些事情。”>
。。。。。。>
鄱水畔,藜洲,林家门外围着一大群人,林家人站在院门口,李笠则站在他们对面,双方相隔三、四步,怒目而视。>
又有里吏站在旁边,一来维持秩序,二来防止双方动手、闹出人命。>
“你们不打招呼,就把我嫂子带走,还托名与人做妾,实际是抵债,让我侄儿哭得昏天黑地!这笔账,我有空再和你们算!”李笠盯着林父,大声说着。>
“你们把我嫂子卖给‘铁骰黄’,好,从此,你们父女、兄妹、姊弟恩情已绝!”>
“现在,黄家的驵主在此...”李笠指着身后一个中年人,“你们听他怎么说!”>
中年人就是冯驵主,走上前,看着林父及其儿子们,说:“老林,你女儿已给黄家为奴婢,签了死契,今生今世,和你林家再没关系了,对吧。”>
林父看着冯驵主,又看看李笠,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再看看围观的人们,艰难点头。>
按说不许良民卖为奴婢,但实际上官府也不怎么管,只是林家的丑事当众被人宣扬出来,确实丢脸。>
“现在,我家东主...”冯驵主缓缓说着,转向围观人群,拍拍李笠肩膀:“我家东主,把林娘卖给这个人了。”>
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仙再起
虚拟神格
万古帝尊
丹武剑尊
雪夜蝶影
打穿星河从加点开始
穿成炮灰小师妹后我把满门揍哭了
梦踪道影
郎君请九思,郡主千千岁
医道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