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金恩惠(1/2)
李淏看向王珠,暗想这人未免也太狂妄了些。>
——做说客就做说客,竟还能腆着张臭脸说是替我出谋划策?>
但他还是微微笑道:“愿闻其详。”>
王珠道:“大君不愿直接答应这桩婚事,非是怕建奴怪罪整个朝鲜国,而是怕建奴怪罪你一人,勒令朝鲜把你再送回去。然也?”>
纵使李淏涵养再高,听了这话也不悦起来。>
西吧,凯杂西!>
王珠却是又道:“大君你既无建奴支持、又无我大楚支持,是极难从李瀇手中抢过世子之位的。哪怕你最后说服一众大臣和国主、哪怕你登上王位,但只要我楚朝不承认你的王位,何时派兵征讨彼国都师出有名。”>
“你们先打过八旗大军再谈……”>
“大君你是在赌吗?”>
李淏默然。>
王珠道:“大君想要两头不得罪,鄙人虽看不上这种做法。但确时也有两头不得罪的办法,无非是由彼国国主出面应允这门婚事。如此一来,建奴要怪,也不是怪在大君你一人头上,而是有整个朝鲜国将此事担下来。”>
“父王已经拒绝了。”>
“并非没有转机。”王珠叹道:“我实话说吧,舍弟的意思,是希望我求娶彼国左议政大臣金自点的女儿。我本不愿娶,想要直接说服大君……”>
李淏目光一动,道:“楚公的此法,显然棋高一筹。”>
王珠暗道棋高一筹个屁,无非是算到你是个窝囊废。>
他点了点头,道:“金自点如今是最得彼国国主信任的重臣。若是我娶了他的女儿,他自然无法再统领亲清派,立场自然要变。他为了自保,必然要劝说彼国国主应允你与我楚朝联姻,大君你本就得亲楚派的支持,再加上金自点,在朝鲜国的势力远胜过李瀇,在外又有我大楚支持。还逼得彼国国主与你站到了共同立场。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的胜算将大大提高。”>
李淏对王珠的观感又重新好了不少。>
比起破釜沉舟、立场鲜明地联合楚朝,他更喜欢这样能沾更多好处、而少一些风险的策略。>
他身子微微前倾,道:“但左议政大人乃我朝亲清派的领袖,此事怕不容易?”>
“所以,需要大君你的帮忙。”>
“王公子想如何做?”>
王珠淡淡道:“不难,只需能让我与金恩惠相处两个时辰,则事成矣。”>
李淏一愣,再一看王珠那张脸,那一身气派,点点头笑了一笑。>
“好!”李淏抚掌道:“来人,拿酒来。”>
等下人端了一壶酒,李淏亲手斟了两杯,敬王珠道:“我少时饮酒太过,本已戒酒。今日得遇王公子,愿破戒饮上一杯。请……”>
反正,他每次遇到值得拉拢的人,都要破戒一回。>
王珠也不揭破,随口喝了。>
李淏又问道:“对了,却不知王公子的下策是什么?”>
“下策。”王珠微微沉吟,道:“不说也罢……”>
~~>
金恩惠年方十六,她已有婚约在身,是许给朝鲜重臣姜弘立的外孙。>
姜弘立出身朝鲜名门晋州姜氏,当年楚朝与清朝于萨尔浒大战时,姜弘立任五道都元帅支援楚军,甫一接战便大败,于是领兵投降清军。因他会满语,被清朝留用,二儿子娶了代善的养女。>
等到丁卯胡乱,姜弘立更是当了清军的向导,带路攻击朝鲜。>
就是这样一个叛徒,在朝鲜降清之后,反而加官进爵。>
若不是金自点位高权重,还不够格把女儿嫁给其外孙。>
总之,金恩惠年底便要成亲,如今正在备嫁。>
但这一日,她接到淑安郡主的邀请,邀她到南山蹴鞠。>
蹴鞠起源于山东的齐国,隋唐时就传入朝鲜半岛,《旧唐书·高丽传》记载“高丽妇人首加巾帼,好围棋之戏,人能蹴鞠”,说朝鲜女人个个都能踢蹴球。>
南山蹴鞠场上,李淏与王珠坐在场边席上,观看了一会女子蹴鞠之后,李淏举杯与王珠敬了一杯,问道:“王公子可有把握?”>
“自是有的。”>
眼见金恩惠和淑安郡主已经下场,往另一个方向走去更了衣,拉着手去玩耍。>
王珠站起身来。>
李淏想了想,又低声提醒道:“切勿有失分寸,今日是淑安出的面,若真坏了左议政的脸面,可就弄巧成拙了。”>
“大君不必多虑,我只与金恩惠聊几句话。”>
“那就好……”>
王珠离开之后,李淏独自沉吟了一会,摇着头笑了笑。>
——这事还真是荒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扬
抗日烽火
抗日之黄沙百战
超级特种兵系统
孟川云青萍
我有一朵优昙花
念念不让
福尔摩斯夫人日常
位面旅行指南
我从凡间来(这个修士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