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孙白谷(1/2)
大同。>
“劳先生。”>
“劳先生。”>
名叫劳召的书生拾阶走上城头,一路上皆有士卒向他打招呼。>
劳召时年二十五岁,普普通通的一张脸,背微微有些弯,看起来没什么精神,却又带着一股书卷气。>
他走上城头,站在一员披甲将军身边。>
“督帅。”>
孙白谷正眺目而望,看着远处山间的狼烟,开口道:“看样子,太原陷落了。”>
“太原城本就守不住。”劳召道,“督帅该担心的是京师会不会陷落。”>
远处暮云泛着红光,时卷时舒。>
天地苍凉。>
孙白谷忽然觉得,这楚朝,便像是要落下山间的晚阳。>
“朝廷并没有调老夫回京勤王的诏令。”>
劳召道:“京城诸公还抱有期望,想让督帅守住宣大,可笑可叹啊。”>
“宣大守住了又如何?”孙白谷道,“唐逆两路东进,唐中元自领军袭卷山西,直奔宣大;吴阎王却是沿黄河绕过太行山,从河南北上京城。”>
“京城诸公觉得,若吴阎王进展快,到时再调将军回援也来得及。”>
孙白谷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讥道:“徒抱幻想。”>
他默然了片刻,又叹道:“张永年肯定也守不住蓟镇……风雨欲来啊。”>
这楚朝基本是无解的死局了。>
对于个人而言,投靠唐中元似乎已成了最好的选择。>
孙白谷知道,自己麾下很多部将心里已经蠢蠢欲动。>
他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还不愿投……>
他是文官出身,自幼读圣贤书,学的是忠君报国。二十六岁进士及第,任过六部、任过地方,官至巡抚之后便开始围剿流寇。>
初次握刀时,孙白谷没想到——追着一群泥腿子杀会成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这和他最初读书治国的志向是完全不同的。>
所谓‘出将入相’,出了将,他便再没有入过相。>
第一次杀人,他杀的是永城的粮官,因贪墨存粮,孙白谷一刀便将他砍了。>
他原本不会武艺,砍着砍着也就会了。>
去年那场鼠疫,他亲手杀死了躲在军营里养病的将校,那是一个追随了他十六年的老卒。>
十六年的生死与共被一刀斩断,那老卒一声都没吭,孙白谷也一声都没吭。>
那之后,大同城关上的箭雨就没停过,逃难病患的尸体在大同城墙外铺得密密麻麻……>
曾经捧卷读书的青年文官走过尸山血海,早已成了铁石心肠。>
他围追了唐中元半辈子,打败过唐中元无数次。>
但唐中元可以输无数次,他孙白谷却一次都输不起。>
为这个楚朝,他舍弃了他的志向、他的人性,以及他的一切。现在,只要输了这一次,楚朝就亡了。>
而这一次,摆明是输的。>
“活着活着,活成了一个笑话。”孙白谷自嘲了一句,忽然问道:“你觉得楚朝的气数尽了吗?”>
这个问题实在是没什么好问的。>
“楚朝积弊已深。”劳召道,“兴亡天定,盛衰有凭。督帅逆势而行,哪怕英雄盖世,也无力回天。”>
“困兽犹斗,世间总得有人逆势而行……所以呢?你是唐贼安插到大同军中来劝降老夫的?”>
劳召道:“我来大同已有三月,督帅留我在身边,却始终不肯托付信任,原来是这么以为的?”>
这下摊牌颇有些突然。>
孙白谷却知道劳召上了城头便是有话要说,便淡淡应了一句:“难得老夫查不出你是谁的人,你既不是唐贼的人,那就是陛下派你来试探老夫的?”>
一句话轻描淡写。但对于孙白谷而言,忠心杀敌了一辈子,却是始终得不到君王信任的苦涩也只有他自己明白……>
“在下的身份,说出来大概会贻笑大方。”劳召苦笑了一下,“我来自京城王家。”>
“哪个王家?”>
“卖酒的王家。”>
孙白谷:“……”>
他显然没听过什么王家不王家的。>
——本以为这是个厉害角色,却是不知哪来的小猫小狗……>
“我家主人王珍,乃怀远侯长兄。”>
孙白谷依然面无表情。>
他听说过京城防疫之事,也听说过王笑去了辽东,却也不算太了解。>
劳召一时便有些尴尬。>
“我来,是奉命在适合的时机请督帅回援京师,逼退建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续,梦醒千年
斗珠
茅山鬼宗
极品驭兽师
夫君太坏谁的错
首席霸爱:野蛮小甜心
关于在日式小镇除灵的二三事
完美道尊
一不小心爱上总裁
离婚后大佬宠我在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