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满庭芳(1/3)
坐在马车上,王珍恢复了云淡风清的表情,似乎对刚才的事毫不介怀。>
作为王家大公子,区区一百两银子带来的尴尬,他确实不以为意。>
“刚才那首催妆诗,三弟背下来了吗?”王珍道。>
王笑道:“背下来了。”>
王珍讶道:“这么快?”>
快?早就背下来了,还假装成背不下来好久了。>
王笑颇为郁闷,这大哥显然当自己是个傻的。>
却听王珍自言自语道:“还是孩子啊,孩童背诗总是快的。”>
王笑更加郁闷——你才孩童,你全家都是孩童。>
王珍又笑道:“记得以前我教你背诗,你也是跟我说你背下来了,第二天却忘得一干二净。还记得吗?谁知盘中餐……”>
他说着,目光看向王笑,眼神中带着鼓励的光芒。>
大哥,神经病啊?当我什么?小学生吗?——王笑心中无语至极。>
王珍依旧目光炯炯,眼含期翼。>
“粒粒皆辛苦。”王笑无奈道。>
“孺子可教。”王珍点点头,“月落乌啼霜满天……”>
又来?>
王笑嘴角一抽,答道:“江枫渔火对愁眠。”>
王珍却似乎有些上了瘾,又问道:“苏东坡的《念奴娇》还记得吗?”>
“大江东去,浪淘尽……”>
王笑怕玩出事来,背了半阙便停下来,又做出呆头呆脑状。>
王珍却意兴勃发,自己诵了后半阙词。>
诵完又还叨叨了好几遍“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语气喟叹,还带着向往。>
就好像自己认得公瑾似的。>
过了一会,王珍还不罢休,又问道:“《浣溪沙》还记得吗?”>
大哥,这么爱考较别人,你去当老师啊——王笑心中腹诽道。>
他转过头,偏偏马车不大,他没能躲开王珍鼓励的目光。>
好吧。>
这大哥还举人呢,问来问去也就是初中语文课本的水平。>
王笑只好迎上他的目光。>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王珍一愣,嘴里将这半阙又念了一遍。>
“然后呢?”>
王笑只好接着背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马车中终于安静下来。>
王笑松了口气。>
王珍却显得有些沉默下来,还微微叹了口气。>
一会之后,马车到了地头。>
抬头一看,是一个叫‘芳庭’的院子。>
大门两侧的柱子上刻着两句诗充做楹联,分别是“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王笑一看这阵势便有些惊。>
大哥不会是带自己到什么风月场所吧?自己还是个孩子啊。>
虽然他确实很想快些长大。>
“这芳庭二字,取自词牌名‘满庭芳’,也取自河东先生的‘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王珍侃侃介绍道。>
“哦”——那就不是风月场所了,王笑也不知是失望还是松了口气。>
王珍、王笑、米曲,一共三人。门房对王珍显然颇为熟悉,笑着唤了一句“王公子”便请了他们进去。>
随着一个婷婷袅袅的青衣丫环,绕过了一个极大的壁照,又一路穿花拂柳如逛公园般走了一会,便听到有袅袅琴音。>
接着一转,便能见到很多读书人和美女,看起来颇有些衣冠……风雅。>
还真是满庭芳草。>
那种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芳草’。>
接着便有“王兄”之类的一团招呼,王珍才施施然然带着王笑入席。>
盘腿坐下,王笑便向那案几上看去,只见摆着琳琅满目的点心、三壶小酒,好吃好喝的样子。>
隔壁桌便有人低声细语向旁人介绍道:“那是王公子,单名珍,字正礼,举人,每次诗会的酒水皆是他供应的。”>
说着,那两人还向王珍遥敬了一杯。>
王珍便笑着点点头,举酒饮下一杯。>
王笑心道,原来大哥是赞助商。>
不一会儿,便有两个穿着白纱的女子过来,分坐在兄弟二人身旁添酒。>
螓首蛾眉,佳人未语人笑,赏心悦目。>
坐在王笑身边的女子低声道:“奴家名叫如云,那边是我姐姐玉梭。”>
巧笑嫣然,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穿就是休养所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凰九夜慕千汐
无限之精神力控制者
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
特种进化
宋义
驯妻成瘾,娇妻太难搞
混在九叔世界的日子
婚后试爱:豪门老公不好惹
军婚也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