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五斗米(1/2)

第二日,木石又去拜访信奉狐仙爷的老婆婆,并于神位前亲自上香三柱,留下数两碎银予婆婆,老婆婆推辞不要,言说自己没做过什么事,不能白白收人钱财。

木石好说歹说,言道自己也信奉神灵,并将昨夜见到狐仙显灵的事情告诉她,这一点碎银乃是留下用以购买草香,供奉给狐仙爷的香火钱,老婆婆听闻狐仙爷显灵,始收下碎银,并与木石说道半日,说是狐仙曾帮助过她不少事情,人要与人、物为善,对人对物,“诚心”为上,上天自会赐福予他。

木石坐于一旁,静心恭听,对于信仰一事,他现在是毫无头绪,亦不知要该如何去作?

因见老婆娑白发苍苍,神情慈悲,知其心地善良,不忍打断她的言语。

半日后,木石起身拱手告辞,婆婆一直送出门外。

木石回到住处后,依然整日修炼,除每日练习拳法外,又早晚站桩修炼观想之法,夜间口称佛号二千一百六十遍,做完一切功课,始卧床休息。

如此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半年以后,木石重新修炼出了一丝内力,身体强健不少,有了自保之力,留在此地已是无用,徒有增添年龄而已,便欲再次外出游历。

其后,木石将租赁宅院的钥匙交还给房主,言明自己将外出远行,不再租赁宅院,又与邻居、熟人逐个道别,出了山村,依然向西行去。

木石一路步行而走,亦不知路过多少村庄、城镇,拜过多少道观,见其内道人皆忙于红尘俗事,难得心闲,障碍修行,便无心停留。

其间,他亦在道观中询问探访,谈起修仙之术,或是看他衣装素旧,满面风霜,不肯多言,又或不相熟悉,彼此心性不知,竟无一人搭话。

再说道门各派传承本不肯轻易传人,金丹大道更是如此,若非机缘到了,又有哪一个法师情愿将秘术公布于人?

此时冬季已至,天寒地冷,北风呼啸,树木阔叶落尽,满目苍凉。

这一日,天降大雪,厉风绞着雪花扑面而至,木石身着棉布夹袄、棉裤,腰间糸着一条黑色粗布带,脚穿布窝窝,行走在山间小路之上。

游方之人,居无定所,随心而行,随遇而安。

今日虽然下起大雪,木石自觉心中烦闷,歇息不得,便顺路而走,他眼望着山川白皑皑一片银装,清静素洁,却是身冷心热,习武之人自是不怕脚下打滑,他运起白猿身法,急行一阵,不一会,便觉周身腾起热气来,始觉心神安宁。

抬眼四下望去,山石之上的雪花已是堆积二寸有余。

猛然,他眼中余光发现山路旁有一黑物,走近细看,原来在雪地中俯卧一人,身着破旧道服,满头银发用一根桃木簪挽着,手中紧紧握着一柄白色马尾拂尘,口中气息微弱,身上覆盖一层积雪,眼见即刻冻僵。

木石俯下身来,抓住道人手腕,听闻尚有脉搏跳动,便将此人背在身后,紧步向前方赶去。

行了约有十多里路,始见山上有座小庙,便赶至庙前,山庙木门并未上锁,当是留于过往行人方便住宿。

木石背付道人推门而入,只见山庙尚且干净,桌椅之上无有灰尘,便将昏死道人扶入偏房木床之上,寻了锅灶,抓了一把米,烧了稀粥,热气腾腾盛了一碗,端至道人面前,一点点喂下。

片刻后,道人口中痛吟一声,睁开双眼,醒了过来。

他扭头环视左右,望着木石言道:“无上天尊,贫道以为已至地府,却为何回到道观之中?难道是你将我救回到这里?”

“正是。”木石见道人醒了过来,不由松了口气,说道。

道人抬头看着木石,微微点头,云道:“真是有心之人。”

其后便吃尽米粥,又昏沉睡去。

原来此处即是破衫道人的道观,地处深山僻岭,一年路过之人,不过十余人矣,有时一月之内见不得一人入观。

老道在此修炼,全仗自己开荒耕种,允饥果腹,如今年迈力衰,劳作不得,本欲离观远行,投奔道友,未料突然天降大雪,行至山底,脚下一滑,滚下坡道,晕死过去,恰逢木石路过,又将其背回道观之中。

次日,道人渐有恢复,只是滚落坡道,伤了筋骨,只能缓慢行走。

木石又熬好粥饭,端至道人面前,伺候喝下。

道人食用了一碗温粥,面色稍有红润,张口问道:“不知壮士为何来此偏僻之地?”

木石闻言,稍有难堪,低头笑道:“我乃四处闲游之人,离家外出,本为寻访修仙大道。”

道人闻听,不由站起,仰天一阵大笑,言道:“苍天有眼,吾道不孤矣。”

随后,双目直视木石,正声言道:“贫道乃‘五斗米’道门继承传人,你可愿拜我为师,将道门传承下去。”

木石听言,不由心中一喜,问道:“不知‘五斗米’道门归属何道?为何从未听闻?”

“吾道传自东汉国,自是归属黄老大道,为天师张陵于鹄鸣山创立,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之久,门内现今只余为师一人,若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武逆焚天 局本部里的余则成 特种兵混都市 重生三国之袁基 王家有女 生化终结者 重生之绝世武神 林辉赵远明 诡命法医(徐祸潘颖) 仙剑劫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