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安排(1/3)
天气晴朗起来了。
凤凰山上显得异常忙碌,御前班直和御营后备兵在清理倒塌的宫殿,无数地方官员的使者与公阁成员匆匆来面圣问安,只不过多到吕颐浩与刘洪道那一层就停下了,吕本中、仁保忠等近臣也在整理文书,就连胜果寺的和尚们也在趁机排干水渠,清理山间内涝。
非只如此,此时此刻,整个东南应该都很忙碌,因为从凤凰山上便能看到,此处的田间地头、村社城市,到处都有人在排水清淤,以尽量减少损失。
而到了眼下,赵玖自己也有所醒悟——这个时节在这个位置遭遇到这么一场连续雨水天气,很可能只是一场千里之外海上的台风所致。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扇起来的而已。
当然了,他同样不知道,历史上这一年东南地区的夏季确实是雨水偏多,造成了丝绢与秋收减产,然后同样没有到达遭灾的程度,这件事情通过张浚等相关执政大臣的奏疏被后人清晰所知。
而话又说回来,假设赵玖是个高端的历史人才,他知道有这回事,那指不定又要问为什么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没有阻止这场台风了?
闲话少说,转回眼下,经历了一场小风雨的赵官家通过出去转了一圈的方式露了个面,所谓安了下人心,看了下雨后风景,中午回到胜果寺后,便开始尝试改诗。
没错,就是改诗。
昨夜匆匆一场风雨,又是自家房子塌了,又是扑通接着扑通,跟雨后青蛙跳池塘一般,可能是为此一夜难眠的缘故,以至于这位官家一大早犹犹豫豫、恍恍惚惚之间,却是闹了个天大的笑话……他居然做了一首平仄都不对,甚至韵脚重复用字的烂诗。
这可不是大失水准的问题了,句末重复用字根本就是十岁小孩子都不会犯的错误,不信你让那个陆家的神童过来试试?
而既然重复用字了,那根本就不算诗,偏偏赵官家又不是和尚,还能给自己贴个话头禅的说法。更让吕本中等人无语的是,那诗的胚子明显尚在,气势和风格还是很符合这位官家一贯姿态的,就算是其他人想揽到自己身上也揽不到……所以上下基本上认定是赵官家失误到头了。
故此,这位官家一上午都在努力改诗,以求尽量不要太丢脸。
然而,赵玖看着那首摆在案上的诗,思来想去,却反而不知如何下手……不是不能改,一个字嘛,譬如下尧山改成会金川、过大川之类的,直接将事情指代到金河会盟、灭西夏那一回,便大约凑活过去了。
但问题在于,西夏那一次明显不能跟尧山相提并论的,赵官家所谓臣都不用跪对天子的,更遑论是旨意?
但有意思的地方正在这里,身为政治地位远超一般士大夫的宰执,一般来说,反而都免不了要有对着旨意跪上一跪的经历,因为一个读书人真正到了人生巅峰,也就是宣麻拜相之时,按照成例,都是要正式下拜的。
没错,这张白麻纸对与许景衡这种级别的人来说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他要二度宣麻,重新的、正式的回归宰执之列了。
当然了,实际上来说,哪怕是许景衡也是一度宣麻……因为他第一次当宰执时行在尚处流离之间,根本就是个小朝廷,哪里来的正经白麻纸?
不过,赵官家素来是对症下药,看人点菜的……就好像当日让吴玠做节度使,专门用明黄色的绢帛来糊弄那些西军的大老粗一般,这一次,为了让许相公感受到尊重,赵玖也专门寻到了白麻纸。
只能说效果拔群,作为一名年轻时在脑中预习了不知道多少遍见白麻纸时反应的传统旧式士大夫,等真的面对上这张白麻纸的时候,许相公到底是直接下拜了。
而这一拜,有些事情便成定局了。
旨意是吕本中写的,自然不会犯赵官家打油诗那种低级错误,堪称是四六对称,文采飞扬,不过一番念下来之后,却只有一个意思——复许景衡为都省副相,加宁海军节度使,领两浙路经略使,驻杭州,使司江东、江西、福建、两浙、广西、广东六路。
基本上就是代替吕颐浩出任东南使相,而且还多了两广的宣抚范围。
旨意既下,官家又发口谕,乃是将此白麻贴到雷峰塔下,并诏令东南数路公阁一起去观看……这便凑凑合合完成是宣麻仪式中的宣了……任用宰执,甭管下面人有没有反对余地,总要公示一下,做个样子的。
破破烂烂的雷峰塔下,六路公阁齐聚,此刻还在搞一些乱七虚中与镇抚东南的吕颐浩都是京东人。
这下子当然是点了马蜂窝,一时间,两浙路与两淮路的公阁却是瞬间对立起来,几乎要在雷峰塔下酿成群殴。
不过,不管是哪里人,公阁中真正的政治行家却都保持了严肃与沉默,这些人不分籍贯,三三两两聚集到场地边缘,低声讨论起了局势,很显然,他们都从这张白麻纸上嗅到了一丝肃杀与不安。
这些人根本不信没人提醒天子许景衡的籍贯,也不信吕颐浩就这么没了……须知道,吕相公对东南而言固然苛刻,但对于中枢和天子而言却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妖道江湖
超级人生 小说
开局签到汤臣一品
上古卷轴天际之子
我怎么还活着?
道身法祖
反派皇子三岁半
开局一把锄头
清风啸江湖
被我渣的反派大佬他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