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四章 鬼哭狼嚎

看到这个小标题,也许有人不明白呀,“压铁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在放学路上干这种事?让我慢慢道来。

我和小静在秀月小学读四年级时,上学同去,放学同归,天天如此。当时我俩住的院子离小学有两站电车路程,这是以旅大的2路有轨电车的轨道长度为标准来进行计算的。2路电车的起点是老虎滩,终点是市中心的青泥洼桥。我俩从来不坐电车,无论刮风下雨,甚至漫天冰雪,每天都是走路上学。尽管随时与有轨电车擦身而过,可是由于经济原因,我俩还是不愿意去坐电车过过瘾。

通往学校的街上,道路很宽,左边有两条光滑的平行铁轨,伸向远方;右边是汽车、马车和行人的地盘,当时汽车少、马车多,没有人行道。我俩在上学路上经常看着电车来回行驶,长长的车厢里面装满了上班的大人,一名女售票员在里面叫喊着:“买票啦,没票的买票!”电车车门自动开关,车背上的两根叉叉与空中电线相交,放射出如同电焊工人焊接金属时发出的亮光,很是刺眼。此情此景,让我俩虽然没有坐电车的想法,却有一种想做点什么事情的冲动。

一天下午放学时,小静突然对我说:“别人告诉我,把大铁钉放在电车走的轨道上,电车一开过,铁钉就被压成小刀了,小刀可以用来削铅笔呢。”

我头脑也很简单,压根就不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于是说:“好啊,试试看。”

我俩一人准备了一枚长铁钉,四下瞅瞅,觉得没人,就把两枚铁钉摆放在电车的铁轨上。电车驶过,我俩再上前一看,真的压成了小刀片!当然满心欢喜。

没想到,我俩“压铁钉”的这一幕刚巧被一位家住附近的工人师傅看到了。

工人师傅走过来,没收了我俩的小刀片,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啊,多危险呐!这种事情做不得,你们不知道?电车铁轨上有东西,会导致翻车的!今天是小钉子,总算没出事,要是其他的大东西,是会车毁人亡的“南岭公社红色文艺宣传队”共由20人组成,其中有两位是从郴州市歌舞团下放的专业演员,他俩指导队员得心应手,让大家感觉如虎添翼。

很快,宣传队就排练了独唱、对唱、合唱、二重唱、表演唱等歌舞类节目,还有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深山问苦”、《红灯记》中“痛说革命家史”等片段。在样板戏里,我曾经扮演小常宝、李奶奶等角色,那些慷慨激昂的唱腔至今仍然在耳边回绕。

公社宣传队由近及远,开展巡回演出,走遍了所有的大队,表演场次数不胜数。公社宣传队第一次来到位于深山老林的大冲大队瑶寨演出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冲大队是瑶族聚居的地方,瑶族人家分布在当地方圆几十里的大山中,彼此相见都要翻山越岭。宣传队跟随大冲大队支书进山演出时,我心想:“来看我们表演节目的大概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位瑶族老乡吧,因为他们实在住得太远了,毕竟这里到处是原始密林,还有毒蛇猛兽出没。”

时近傍晚,我们刚走进瑶寨,惊奇的一幕马上出现了:这里早已经搭好了戏台,旁边插满了松脂做的火把,瑶族同胞三个一堆,五个一簇,聚集在一起,具有民族特色的瑶帽摇曳着,瑶族的语言在耳边响彻着,有一大片人!

大队支书说:“全大队的人基本上来齐了,有一些住得远的乡亲硬是在吃完中饭后就携家带口赶来了。戏台周围的乡亲已经准备好了晚饭,等会儿大家一起吃,再看你们演节目呢!”

真的,一溜长长的方桌上已经摆好了大碗的炒笋干、熏腊肉、酸蕨菜、青辣椒、小河鱼等等,瑶族乡亲和我们一起坐在长凳上,吃着红米饭,喝着糯米酒,场面就像过节一般盛大!

接下来,演出开始了,瑶寨里火把通明,照亮了我们的脸。热情的瑶家人聚精会神地观看着演员在台上的一举一动,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我们个个手舞足蹈,演出特别卖力。

演出结束的时候,乡亲们没有离开舞台,他们把我们团团围住。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前夫宠妾灭妻?我怒踹渣男转嫁厉王 影帝今天官宣了吗 首席的独宠新娘 民调局异闻录 白鹿忘机 暴君之妻 总裁,情深不浅! 官场风月 风流小二 茅山捉鬼人 时光说你还爱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