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这便是法(一)(1/2)
( ) 第十八章 这便是法(一)
“今天大法师要开坛讲经,一行,你快点啊。”一个小道士催促着。
“哦,我这就去。”
一行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待走到大殿之时,已经挤满了人。他找了个位置坐下,虔诚而专注。
他乃是观中三代弟子,很普通的一个三代弟子,既没有突出的天赋,也没有很好的悟性,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凡。
最上首乃是大法师,道号玄都,每月初一开坛讲经一次。每次开坛讲经都是观内盛世。
一行端坐后,刚好大法师开口说道:“圣人之道为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或者不争?
一行有些懵懂,自己只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弟子,如何做到不争而争?
又听着大法师说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一行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世,自己原本只是一个农家子弟,家中有几亩薄田,父母每日操劳,勉强能以度日。
丰年时,凑以野菜野果也可勉为坚持,饥年时,便需借贷度日。
家中原有姊妹三人。
可七岁那年,先是闹旱灾,家中田地颗粒无收,父母变卖了家中田地依然维持不了家人的口粮。
终于在有一日的凌晨,先是姐姐被一家富人带走了。
那天,他记得自己哭得很悲伤,可是姐姐依然消失了。
后天,又有一天的午时,妹妹也被人带走了,这一次,他没有哭。
他只记得母亲临死之前告诉他:“儿啊,姐姐和妹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们至少还有一条活路。你不要怪母亲,你要坚强的活下去。”
那一年,他学会了坚强。
后来,他被一个道人收留了,辗转来到了观中,在观中学道,至今已有二十年整。
天之道,利而不害?
他根本不会相信天之道,利而不害。
如果天之道,利而不害,那为什么百姓皆苦?
百姓的苦,其害的本源又是哪里?
百姓倒是不争,可百姓的不争恰恰成为了别人的鱼肉。
此时,大法师又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一行再次陷入了沉思,上善若水。若上善自然是好,可天下如此,百姓如此,如人人为圣,自然则善。
然世间万物,上善者几何?伪善者几何?为恶者几何?
自己所修二十年之道,又是为何?
这一刻,他开始无比的怀疑自己,怀疑自己这二十年来的修行。或许,自己根本就不能做到上善,更不能做到若水。
他苦笑的摇了摇头。
不,既然他人苦,他就应该去帮助他人,如果他人恶,他就要去惩戒恶行。
下一刻,他异常坚定的站了起来,在所有人惊愕的眼神之中,转身大踏步飘扬下山,纵声大歌:
父母一念人成形,
菩提原是觉有情.
悟彻人根证大道,
宏志方能登云城。
玄都大法师原本微眯着的眼,此刻终于闭上,开口道:“大善!”
四周突然响起道音阵阵。
然后,一行发现自己猛然惊醒,这竟然是一场幻境。
此刻,他对面站着一老道,正看着他,眼神中满是期许。
那老道待他回过神来后,才道:“如此过年才得遇一良才,没想到竟然是个和尚。”
此言一出,一行豁然而惊,差点说不出话来:“你,你,你怎么会有意识?”
“很奇怪吗?”老道微笑道:“我乃玄都道人,败于幽帝,一缕意识被幽帝困于此门而已,此门一破,我这缕意识也自然消失了。”
见一行似乎有些不忍,老道呵呵笑道:“我本就是死人了,意识存不存在又有什么关系,再则,消失对我而言,未必不是一种解脱。倒是你这个小和尚让我很是奇怪,身上竟然有那老和尚的因果。”
“什么老和尚?”
“没什么。”老道说道:“只是一个和我一样失败的老和尚罢了,反正都已是死亡之人,知不知道名字又有什么关系。”
“哦。”一行见他不愿多谈,也就不再追问。
老道更加满意,说道:“不急不躁,甚合我意。不知你愿不愿意听个故事。”
“请说。愿闻其详。”
老道颔首道:“天下分分合合,自大幽王朝立朝之后,总共历经九朝皇帝,最后一任皇帝,也就是幽帝,此人天纵奇才,世人无有望其项背者。当时既是王朝最鼎盛之时,也是修行界最强大之时。大修行者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当时每十年举行一次各门派世家盛会,那景象真是繁荣,让人不禁神往。”
老道说道此处,停了下来,似乎有些出神,过了好一会他才说道:“可惜好景不长。谁也不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盖世神尊
位面农场
[足球]中场大师Ⅱ
星月学院:死神少女
最强兵王
捉鬼班长
爆笑小公主:吃货无敌
我不是侦探别找我
独宠一人,谋定天下
选秀娱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