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下
第三十二章大捷(下)
“留一个局的朝鲜义兵在通川,帮助高文轩防备小股倭寇来袭!其他人今晚准备,明天一早就可以出发!”再度出乎李如梓的意料,李彤答应得非常干脆。
“其实,其实选锋营还可以多留下一些人在通川。临行之前,家兄特意交代过,谷山那边咱们可以审时度势,截杀一部分倭寇,使其今后闻我军之名就打哆嗦即可。不必,也没,没指望能将所有倭寇都留下。”见李彤想都不想就决定跟着自己一道出战,李如梓反而心里觉得有些不安了,犹豫了一下,用极低的声音补充。
按职位,他这个参将虽然高于游击。然而,二人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直属关系。并且选锋营自打去年初冬入朝以来,一直连续作战,如果李彤不愿意配合他,一句师老兵疲,就足以让他无话可说。
此外,虽然他在来辽东之前,曾经许诺过要给予李彤和张维善两人照顾,可辽东李家对二人的态度却始终不冷不热。包括他最尊敬的兄长李如松,也只是要求他继续拿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当朋友,从没流露出分毫打算将三人收揽于门下的想法。
第三,随着明军主力在朝鲜北方道势如破竹,原本属于“闲子”的选锋营,迅速变得耀眼起来。作为选锋营的坐营游击,李彤的前途也越来越被人看好。包括经略宋应昌在内,将来对他肯定只会拉拢,而不会再强迫他站队。这个时候辽东李氏的“照顾”,对李彤来说,已经可有可无。
第四,也是更重要一点,此番与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人重聚,李如梓明显从兄弟三个身上,感觉到了一股“懈怠”情绪。换句话说,兄弟三个当初来辽东时所订下的目标,都已经圆满实现了,并且有可能远远超出预期。这种情况下,他们已经没必要再去战场上冒险,那自己的性命去给别人的战功锦上添花!
“不必,如果李帅能顺利拿下平壤,通川周围的各支倭寇,只会想着如何尽快逃往开城和王京,绝对没胆子为了夺取通川,而冒被李帅追上的危险。而万一李帅那边攻击不顺利,通川对倭寇来说就失去了作用,放在谁手里都意义不大!”李彤声音继续传来,还是一如既往的干脆利落。(注1:王京,即汉城。)
“早就该走了!这种仗,赢得再多也没啥意思。还有那些专门赶过来买倭寇人头冒功的朝鲜地方官,我一见到他们的嘴脸就想吐!”张维善骑着一匹通体漆黑的战马从远处奔至,接过李彤的话头,笑呵呵地表态。
后半句话,引发了一阵哄堂大笑。老何,张树、李盛等人,都撇着嘴连连摇头。与张维善一样,他们也无法理解,为何朝鲜国王李昖,专门挑选那些贪生怕死,却脸皮奇厚的家伙当官儿?更无法理解,为何义兵当中许多面对倭寇都毫无惧色的将领,对着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忽然钻出来的地方官员,就立刻矮了半截。将原本属于义兵自己的战功拱手想让不说,还主动替后者说项,请求选锋营分一些功劳给这些人,让他们在倭寇退走之后,好有资格在李昖面前吹牛皮!
因为击毙的倭寇太多,所以只要朝鲜地方官员出的价钱能够让人满意,选锋营就不会拒绝他们的要求。至于将来这些官员如何吹牛皮,反正只会写成朝鲜文,让大伙看见的机会不大,所以大家伙儿也不怎么在乎。
但是,在内心深处,众将却对朝鲜官员鄙夷至极,隐隐约约甚至觉得,大明将倭寇赶走之后,直接将朝鲜吞并了才好。至少,对于那些舍命抵抗倭寇的义兵和朝鲜百姓,归于大明治下,远好于继续被一群贪官污吏骑在头上作威作福。
“姐夫,兵法有云,穷寇莫追,归师勿遏。倭寇如果选择从谷山一带南撤,咱们去卡了他们的退路,小心他们情急拼命!”唯一不赞同迁都截杀倭寇主力的将领,只有刘继业,红着脸,向李彤高声提醒。
虽然最近发生于通川城外的“垃圾仗”,他打得很是乏味。可比起继续前去封堵倭寇大部队的退路,他却宁愿留在这里,继续乏味下去。此外,李彤和张维善两个,当初在南京都欠过李如梓人情,不方便拒绝对方。可他与李如梓相识,却是在决定来辽东之后,所以拒绝起来理直气壮。
“我们此番前去不是堵倭寇退路,而是趁着倭寇急于逃命,狠狠咬它一大口!”李如梓现在在心里准备的说辞,终于派上了用场,赶紧接过话头,大声强调。“光是在平壤城内的倭寇,就有四五万人。再加上从宁边,安州等地溃败下来的,总数恐怕得超过十万。真的想把他们全都堵住,甭说咱们手头这五千多弟兄不够,家兄那边再派五千人过来,也是一样!”
本章已完成!
九域剑帝
继母难为
步步倾城:噬心皇后
凤绘九天
领主游戏
万界邪尊
剑出青鸣
全网都是我和前男友的CP粉
五行开天
都市超凡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