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641章 刘备与孙权的应对(1/3)

刘备清楚关平方才话里的意思。

如今荆楚讲武堂的学生不足两千,堪堪一校。

诸葛亮已经教导了一阵书在地方上远超过皇帝诏书的权威。

交州不仅打破了这一常规,士家子弟不在出任幕僚,而是直接出任一方太守了。

可这关平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交州的人口以及一些特产,还有经济水平。

如今战乱频发,主要经济来源并不是土地,而是劳动力!

人口锐减,大批无主的土地出现,就像襄阳与江陵一带,逃跑了很多人口。

大量土地被荒废,就算是军屯,也有些耕种不过来。

如今两汉的主要经济问题并不是土地兼并,而是各个政权与豪强大族之间,对于人口的争夺。

经济格局也变化了,中原和关中经济遭到了战争的打击后崩溃,不再独踞经济中心地位。

新兴南方经济开始与北方争雄!

至于政治和文化方面,宦官与外戚全都倒台了,只剩下权臣。

再加上儒学在战乱当中无所作为,独尊儒术的地位被打破。

道、法诸家开始活跃起来,只是可惜最终玄学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这也是诸葛亮相信关平嘴里的那个师傅,就是这种人。

但交州因为没有经历战乱,反倒成为儒学的落脚点。

士燮也利用自身的优势,大肆发展儒学,让一些经学博士,纷纷前往交州来避难。

同样的这也不是无用之功,士燮意在通过塑造名士操作朝廷的选举,为自家谋取更多的福利。

朝廷选拔官吏,以乡间品评为根据,大姓拥有名士,其政治影响力会远远超出所在的地方势力。

因此成为冠族,而没有名士的豪强,即使宗族力量较为强势,如李乾、李通、许褚等,只能算是强宗。

因为名士是入仕和取得政治权利的捷径,冠族都保持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家中藏书以及心得皆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慢慢传承下来的。

在教育这一方面,他们有着天然的优势。

向汝南袁家,通过经学入仕,获取高官,造成累世公卿的局面。

袁家专攻《易》学,从袁安开始,家族四世做三公的有五人,他们开始招收弟子,门生,征辟掾属。

这些门生故吏跟他们形成了终身的关系,到了袁绍袁术这里,他们就已经成为了大汉的士大夫群体领袖。

现在士燮就是在走袁家的老路。

只不过士燮虽然喜欢儒学,但依旧受到了玄学的冲击,出门都有佛道两家念经。

在汉末之前,北方一直都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可是战乱频发之后,南方较为安定,大批北方避难人口携带先进耕作技术南下。

南方得到快速开发,迅速走向繁荣。

如此一来,其中交州或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同时士家受益最广。

交州已经不再是野人遍地的存在了,有了北方避难者带来的技术革新,经济实力快速发展。

也十分有利于商业发展。

对于赌坊单腿从世家大族手里搞钱的商业行动,关平一直都十分担心,容易栽倒。

更何况用盐搞贸易,无论是前往益州南部。

还是哪里,皆是换取的战略物资,与百姓经济无益。

此去交州,也好考察一番,看看再弄出一条商业线来,如此双脚走路。

甚至三腿蹬三轮,才算是稳妥一些。

此次尤其是防备孙权借机争夺交州。

孙权有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可惜他要受制于江东大族。

这些人只想着保住江东的土地,渴望获得安定的环境,并不想发动战争,浪费钱粮远赴中原,同曹操争夺土地。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江东骑兵弱小,根本就没法上岸与曹操对抗,故而皆是想要限江自保就不错了。

但他们对于交州也是渴望的,至少与扬州连成一片,同时也是水路颇为畅行。

在这一点上,关平相信,江东大族绝对是会站在孙权这边的。

再加上周瑜故去,孙权还需要继续做出有利于自己统治的事迹来。

夺取交州,炫耀武力,无非就是最好的明证。

“定国,士家在交州的势力,一手遮天,勿要与其发生冲突,加之地形不熟,一定要小心行事。”

刘备对于世家盘踞乡里的手段,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现如今整个交州,士燮都可以是说一不二。

贸然与其发生冲突,很可能会陷入无援的境地。

“大伯父放心,士壹可是我师弟。”

关平对于这方面还是有着相当的自信的。

只要他们对玄学感兴趣,关平有的是法子吸引他们。

“嗯,此间关系你需要好好利用一番。”

刘备点头觉得士壹应该问题不大,主要还是要看士燮作何想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又把反派养崩啦 聊斋路长生志下载 御房有术 九零军嫂,逆袭吧! 儒道读书人 韩娱之最强偶像 田间宠妻日常:带着空间混七零 韩娱之名侦探 男人太霸道 农门辣妻之痴傻相公追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