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列宁格勒(4)(1/3)

法密尔与在元首办公室门口站岗的两名党卫军士兵站在一起。从对方手中接过属于她的军帽后,法密尔并没有立刻戴上军帽。而是与那两名党卫军士兵一起看着艾瑞卡与雷奥妮两人。直到雷奥妮离开后,法密尔才将军帽扣在头顶。

法密尔微微低下头。

尽管在旁人看来她的军帽并没有戴歪,女孩依然不停用手细微调整着军帽帽檐的位置。

“了解哥哥的人吗……”法密尔轻声低语了一句。她忽然想起就在刚才艾瑞卡对她说的:更坦率一些,会让你更可爱。

一把拉低帽檐,遮住自己略微泛红的脸后法密尔不停摇晃着脑袋。

“他只是个令人恶心的疯子。我不认同,绝不认同他所做的那些事……”

深吸口气,法密尔默默走到艾瑞卡身后。在门口两名党卫军士兵的瞩目礼中,跟着她的姐姐向外走去。

意大利人关于利比亚的调查报告没有错。苏尔特盆地的确是利比亚石油最丰富的地方,利比亚80的石油都来自这个盆地。只不过他们调查错了位置而已。

利比亚最大的油田――萨里尔油田位于苏尔特盆地的东南面。即便是在任海济那个时代,萨里尔油田也是世界少数的超巨型油气田之一。这个油田的原油出产量占整个opec产量的四分之一。

任海济不是地质学出身,他对全球的油田分布根本就不了解。硬要说的话,这家伙只知道中东是最大的石油出产地。如果要说国家的话那就是伊拉克,阿联酋以及俄罗斯。至于具体地区他只记得俄罗斯的高加索油田和中国的大庆油田……

之所以这家伙知道萨里尔油田,这完全归功于2011年西方各国对卡大佐政fu时期的利比亚内战的军事干预。这场现代版的“十字军东征”中,有关萨里尔油田停产又恢复生产的消息铺天盖地。于是任海济很荣幸的记住了“萨里尔”这个名字,以及油田的大致位置。

前面已经说过了,任海济不是地质学出身,他对全球的油田分布也不了解。他只知道“萨里尔油田”位于苏尔特盆地的东南面,是个少有的大油田。可是到底该在哪里打油井,他就不知道了。于是他只能依靠那些专业人士帮忙。当然,以他的性格一定会说:术业有专攻。如果我连在哪里打油井都知道,那还要那些专家干什么?

任海济一声令下,远在太平洋另一端阿根廷的“施维茵重工”立刻组织一批专家回到德国。他们在阿根廷勘探油田时获得的经验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虽然返回德国的航程漫长又危险,但这总比在德国国内找一批只有理论的专家去利比亚要好的多。

只是任海济没想到尼科拉斯这家伙会让他的秘书雷奥妮来带领这支队伍。当然任海济并不是怀疑雷奥妮是否能胜任这个工作。既然尼科拉斯这样安排了,那就一定没有问题。他唯一在意的是,这个女子能否承受住自己给予她的压力。

还是那句话,德意志拥有的时间不多了。勘探队必须在半年内在那片广袤、荒芜的土地上找到油田,然后快速完成挖掘工作。满打满算的9个月时间对他们来说短得过分。历史上的美国人可是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完成对“萨里尔油田”的勘探。雷奥妮等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面对巨大压力的不仅仅是这群即将奔赴北非的油田勘探队,已在北非奋战了一年时间的德国北非军团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苏尔特盆地位于利比亚的北中部。它北接地中海,南面为库夫拉盆地,西部是迈尔祖格盆地。这些都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它的东面是昔兰尼加盆地和……埃及的西部沙漠盆地。换句话说,想在苏尔特盆地东南面挖石油,就必须时刻提防着来自于依然统治埃及的英军从沙漠中发起的突然袭击。这对于缺兵少将的德国北非军团来说是个巨大挑战。

当然最简单,最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占领亚历山大,将英军从北非彻底驱逐出去。这个方法说来简单,却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42年,德军的战略核心依然是苏联战场。想将军队与物资大量抽调到北非,全力支援北非战场那至少是43年年末,甚至是44年的事。前提还是战争进程完全按照任海济设想的那样发展。所以现在的北非军团只能依靠现有的实力在几乎无险可守的沙漠地带继续与英军周旋。

唯一让任海济与隆美尔稍微放心的是,此刻在北非的英军部队是历史上最弱的时刻。

英国人的澳洲袋鼠兄弟的支援随着新加坡的沦陷,暂时陷入停顿。在印度的远东方面军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日军袭击,已无暇西顾。在珍珠港失去大批舰船的美国人,还未完成战争动员,除物资外暂时不用指望他们增兵支援北非。在北非的英军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从本土物资中努力扣出来的补给,能躲过地中海上空德军严密的空中封锁,运达亚历山大港。

所以现在的德国北非军团与苏联战场上的国防军处境相同,德军未必没有胜算。

回过头看看,德**事三巨头中,隆美尔正在北非与英军纠缠不清,曼施坦因在乌克兰与朱可夫对峙。任海济能随意动用的就只剩古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都市之无上仙尊 因爱颓费 我的第三帝国 八号当铺 炼气练了三千年 淡荷纵情逍遥 谜踪之国 重活1979 农家俏厨娘 桀骜毒嫡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