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黄观归案(1/2)
一只海东青从北镇抚司衙门里破空而起,穿入夜幕。>
第二日。>
黄昏起了个大早。>
在纪纲必经的城门外,百无聊懒的等着。>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看见大队锦衣卫归来,叔父黄观神色淡然的坐在囚车里,纵然衣衫污秽,读书人的儒雅之气丝毫不减。>
纪纲高头大马,身披大红蟒衣穿飞鱼服,头顶乌纱帽,腰缠銮带而佩绣春刀,鲜衣怒马意气风华,鼻孔朝天不可一世。>
但纪纲还是看见黄昏了。>
他认得。>
夏末时候,陛下敲打两位殿下时,就借黄昏穿越者的身份发作,那时纪纲还不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率领北镇抚司去搜了吴溥的家。>
老实说,吴溥是真穷。>
不过那院子还值点钱。>
纪纲骄横,可脑子清醒,要不然也不会一手遮天敢抢朱棣的女人。>
下马,按刀来到黄昏跟前,阴鸷神情里挤出一抹温和,声音中还是掩饰不住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高傲,“黄昏小哥儿这是欲去何处?”>
和狗儿太监的“昏哥儿”相比,纪纲的称呼要疏远一些,也更符合两人之间的关系、身份。>
纪纲终究算半个读书人。>
黄昏笑眯眯的,“纪都指挥使明知故问啊。”>
纪纲回头看了一眼囚车中的黄观,话中有话的说,世事如此,黄昏小哥儿选择了私欲而放弃孝道,本都指挥使纵然有心,也无力回天了。>
黄昏暗笑。>
你就是想敲诈老子,还无力回天,给了你钱,你一样要把黄观送到朱棣面前。>
道:“可否让我和叔父说一两句?”>
纪纲摇头,皮笑肉不笑,“等到了诏狱,你叔侄俩有的是机会畅聊家常,今后也会有漫长的岁月让你俩叙旧,不过那个地方就是有点寒凉罢了。”>
哪里寒凉?>
地狱啊。>
纪纲这句话已经摆明了,你叔侄两人都得死,到了黄泉地狱有的是时间慢慢谈。>
纪纲说完转身上马。>
黄昏无奈,没办法,现在还拗不过纪纲。>
只能微微笑着对黄观挥手。>
示意叔父不用急。>
黄观笑了笑,目光坚毅。>
朱棣登基后,拟定年号为永乐,等过了年关就会昭告天下,且方孝孺因为拒写即位诏书而被诛,楼琏草诏归而自尽,解缙献上即位诏书……>
这些事都被侄儿黄昏言中。>
如此可以推断,这个侄儿真是他说的穿越者。>
这意味着他说建文帝没死,也是真的。>
这就是希望。>
黄观是敢投江殉国的人,连死都不怕的骨鲠君子,岂会惧怕锦衣卫的区区诏狱,尤其是看见侄儿满面红光的出现,他更是放心不少。>
黄昏慢条斯理的回家。>
吴溥今日去参加大朝会,其后会在文渊阁当值,要在晚上才回来,于是院子里重新装修两间书房的事情只有自己去找人。>
吴与弼?>
还是让他安心读书的好,对于读书人,黄昏多有尊敬。>
哪怕是穿越前,他也是以读书人自诩。>
反正有钱……>
索性找人,打算把吴溥的院子全部重新装修一遍,该换新的家具换了,该添的盆栽也添,院子里除了梅兰竹菊,其余地方全部铺满青石。>
或者大理石?>
大理石高大上一些,打磨得好可以媲美后世的高端瓷砖。>
待装修好了,聘请几个煮饭洗衣扫地的奴仆。>
四斤黄金,够用。>
另一边,纪纲着人将黄观送入北镇抚司的诏狱之中,他则轻车快马直奔乾清宫,等着朱棣下朝归来后,立即求见。>
今日的大朝会开得有点久。>
毕竟快春节了,朝廷得把春节期间的事情安排妥当,是以很多事情要交待清楚,且有些官员已经请假回老家省亲,各部门效率低下了不少。>
几乎直到响午,朱棣才一脸疲倦的回到乾清宫。>
看见门口候着的纪纲,点点头,示意他跟上来。>
坐下之后,朱棣还没说话,就见纪纲啪的一声跪了下去,“请陛下赎罪,卑职的抓捕心切,没给陛下禀报就率兵出城直奔安庆贵池县了。”>
朱棣颔首。>
不错,还算懂事。>
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这是你锦衣卫的职权,重大案犯,皆可以先斩后奏,将黄观捉回来了?”>
纪纲心里惴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呆萌鬼宝缠上我
官人请还俗
女人影响我出剑的速度
离婚你提的,现在跟我说复合?
皇妃她又逃婚了
茅山道事
玩转古代:本宫面前你算老几
斗罗之签到就无敌
夫人她被偏执大佬扒了马甲
汉皇刘备